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594章 大國工匠顯身來

人總得還是應該有夢想,這個夢想可以大也可以小,但還是得自己做,別人替代不了。

時間過得很快。

建文皇帝朱允文馬上就要去祭祖了。

方中愈這段時間很忙,除了這些事情,他還在關注南方和北方的事情。

各位王爺換封的事情,朝廷已經在做了。

燕王朱棣的事情卻遲遲沒有下落。

他們一直在那個院子裡。

每天都會有報紙送過來。

燕王朱棣還是看著外面的事情,從裡面尋找著蛛絲馬跡。

方中愈還是沒有去見他,就算是方孝孺親自去問了之後,方中愈也沒有想要見他的意思。

事情有些奇怪,但卻很好解釋,方中愈不想見他,中愈寧願去見其他的幾個王爺都不想去見燕王朱棣。

其他的王爺們現在所做的事情也很簡單,他們在積極的物色人選,因為他們都要換封了。

朝廷會接管他們的封地,然後他們會在化外之地再選一塊。

雖然這些地方可能如今還不在朝廷的控制手中。

但有的是可以的,總會有一天你會成為大明的土地,這是方中愈和建文皇帝兩人討論後得出的結果。

這樣的人生很有意義,不是嗎?

不管是什麼事情?有人幫忙就是最好的。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確實不好,但是方中愈一總是能給別人帶來希望,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在他的手下做事。

這段時間朝廷特別的忙。

人們都感覺到了,也許大明真的要忙碌起來了。

再加上一場關於大明,可能會滅亡的討論在京師甚至是京師附近的縣都在開始討論起來,不是百姓太過清閒,而是因為他們都知道現在朝廷確實是最開放的朝廷。

太祖高皇帝當年顧及的事情,現在都被當今聖上和方中愈放開了。

也有不同的人反對,但是反對的人基本上都被趕離了京師。

現在朝廷流放的官員不少。

基本上都流放在了邊境。

關於燕王朱棣的處置還沒有下來。

有人關心,有人著急,有人卻沒有辦法。

兵部尚書茹瑺大人已經快到北平了。

他要去看一看看一看戰場。

當初的一個錯誤,決定讓如今的他,有些苦澀。

但卻沒有那麼多的悔恨,畢竟人都是要做選擇的,他只不過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如今朝廷赦免了他的罪,讓他去了北方,甚至是還在那裡替朝廷看著新軍。

一路上走走停停,停停看看,他一直都在看看大明的土地是不是有如方中愈所說的那樣?

風中雨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之前他曾經回憶起來的那些東西,也漸漸地在國子監開始抄錄。

這個時代有著自己的學問,但學問總是有侷限性的,所以芳中愈帶來的那些東西,也讓更多的人參與了討論。

國子監,你還是有一部分文人的是的,純文人。

他們腦子裡沒有什麼條條框框,他們想的只是做學問。

學問這件事,對於他們來說特別的難,有時卻又特別的簡單。

儒家文化本來就是一個大雜燴,取的眾家之長,又在裡面將自己的理論一步步發揚,壯大。

可以說儒家的理論就好像是一個大燉鍋,裡面摻雜了太多太多的東西。

或者說他只是為了維護君王的統治,讓封建朝廷更加的穩定。

只是最終他都會逃不出那個怪圈,所以放眼中原大地,統一的王朝基本上都沒有享受國祚300年的。

就是大唐王朝也沒有如此。

所以他們對於方中愈提供的那些學問越來越多的敬畏。

在自己的領域,他們也曾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甚至是有不少人認為那些算數,他們也能做到,只是獲得方中愈的手搞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坐井觀天。

這個時代不像是大漢那樣,什麼都很缺乏。

就算是學問,也都很缺乏,甚至是連幾本像樣的書都沒有有。

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還是依靠竹簡。

一個人要想寫本書或者說學富五車,恐怕他看過的書可能就幾萬字。

所以學問總是慢慢成長的。

而如今國子監的博士們確對於方中愈送過來的東西,非常的感興趣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