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能做一番大事業的話,也未嘗不可。”
越是輕描淡寫,裡面的問題就越大,連先生沉默了,或者在他的心目中不應該是這樣大明朝廷不應該是這樣。
建文皇帝朱允文領導下的大明朝廷不應該以殺戮為主,太祖高皇帝那個時候的情況不應該出現在現在人人自危,朝廷上哪裡還會有人安心辦事?
曹丞相能見人頭,那是因為在特殊的情況下,現在中愈想要一句話,把別人的人頭拿過來驅使另外的人去做事,這根本就不現實,至少在他心目中不現實。
他選擇了沉默,畢竟他覺得中愈說的有道理,但是卻沒有辦法反駁,總覺得哪裡有些問題?自己卻又想不通。
中愈是不是一個矛盾的人?現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就要這樣做,他們只能安自受著。
“剛剛我也說了,先生不要擔心,今天來只是想跟先生聊聊天,雖然雖然我自己也不確定為什麼非要來這裡,為什麼非要見您,但是我知道見了您之後,我會有更多的決定,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
當中語也許沒有辦法去相信命,他也是不信鬼神的,至少在後世之中鬼神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也沒有辦法去解釋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裡。
來到這裡,總想折騰一番,他不想死,更不想就這樣平平凡凡的過一生。
朝堂上的風險他都知曉,自己的父親那麼多年還在邊緣之地,做一個教書先生。
足以證明朝廷的殘酷。
如今時間就是這樣,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機會。
他既然已經卷進來了,那就索性捲進的更徹底一些,所有的事情按照他的想法來,不能來那就死。
“你確定你不是衝動之下做的決定?朝堂可不會由著你胡來。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真的想做,至少要證明這些事情,對朝廷有一對百姓有益。如果做的太差的話,你不怕天怒人怨嗎?命可是他們自己的,如果他們不願意的話,你根本就沒有能力去做這些事情或者說就算是你能殺人,你能殺光所有的人嗎?殺戮並不是一件好事,太祖高皇帝,晚年殺戮過重,所以一直受到良心的譴責,他貴為天子都沒有辦法迴避這些事情,你難道就能夠?”
連大人話中流露著對太祖高皇帝的尊敬與尊重,雖然他有些事情也不太認可,不過做了就是做了天子之力本就該如此,不然那麼大的權勢又怎麼會惹得更多的人追逐?
“太祖高皇帝曾經有過悔恨受過良心譴責?”
中愈有此疑問,是因為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朱元璋居然還有這樣的時候。
歷史書上從來沒有提到過這件事情,或者說人們認為朱元璋本就該殺伐果斷。
後期他不斷地投入工程,也是因為它有特殊的考慮就好比現在中愈瞭解到的,也許就是為燕王朱棣鋪路的。
到最後他或許自己都有一些矛盾是把皇位傳給燕王朱棣還是傳給他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