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是那麼個事情,道理也依然還是那麼個道理,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講,有些事情是他們沒有辦法去把控的。
方曉西的宅子已經開建了不少,他現在正在工地上督促。
他這樣的人是閒不住的,就算是從大明本土來到這裡,沒有人監管他,也不會放鬆自己。
這除了是他自己的原因之外,另一個就是他知道方中愈一定會得知他在這裡的一切。
方家老宅有不少的年輕人,之前跟著方中愈做事的有很多,後來接手了家族裡的生意的人也不少,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平平安安或者說安於平淡的,誰都想往上爬一把,要不是因為他表現的好,也不會被方中愈看中,然後派到這裡來。
從他離開大明本土的時候,他就知道,方中愈在這裡肯定是要有一個點,那就是在這裡的方家。
所以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親自監督的,甚至是所用的工人都是當初他從方家帶過來的老人。
至於外圍的工地,也有不少是招募那些牛逼,不過方家的規矩還是挺嚴格的,一些身世不太清白的自然是不肯招的,不過真要是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也會給些報酬讓他們去做。
“西爺,您看,咱們現在的規劃就是這樣,這裡的土地,適合建宅院的不多,咱們的人,思索在三,才走了現在的圖紙。”
包工頭是方家的老人,叫做方老漢,當初手裡就有些夥計,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這麼多專業,他也做不到這一季不只是後來方中愈發家之後,對方家的老家那邊的人多有照顧,所以他還有幸去學了些技術,至少把他的技術活兒弄的更加的專業規範。
後來方曉西離開大門的時候,就去把他的團隊弄了過來。
來這裡的方家人都知道方曉西掌握著絕對的權力,所以他們對他還是畢恭畢敬的,雖然方曉西一直都強調不需要如此,可這些人都知道,如果在大明本土,他們自然是不會惰了方家的威名,該講的你還要講,到了這裡就更要講,畢竟在這裡其他人都知道他們是方家的,如果他們不表現出一絲規矩的話,那就更加得不到其他人的尊重。
沒有誰敢瞎了眼睛去挑戰方家的權威,雖然方家在這裡一直都很低調,當然這一段時間還是比較高調的,畢竟他們要在這裡建寨子,其他人也會盯著瞞不過其他人的眼睛了。
“老叔,多餘的話我也就不說了,你們是專業的,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少爺把這裡看得很重,你們一定要把這裡做好。”
“是。”
越是到這個時候,他們表現的就越謙卑。
方家的人都知道方中愈在,即使你的力量有多大,如今來到這裡他們的心思就更加的活躍了,要給方家創造一個大大的後路。
方老漢一直都很重視,如今聽到方曉西這樣說之後,就更加的嚴謹了,臉上的神色也變得更加堅毅起來,襯著他那有些蒼老的面板,多少是有一些莊重的意味在裡面。
方曉西看著面前忙忙碌碌的人群和那些在指揮的人心裡還是非常的緊張,因為他知道有些事情少爺可能不方便做,但他必須要做,所以在這裡他會把這裡建設得非常的好,至少要非常的安全。
表面上不一定要富麗堂皇,但是裡面什麼東西都要有。
所有要維護方家利益的人心裡都清楚,方中愈是不能出事兒,所以所有的事情只要牽扯到方中愈,他們都會考慮的多一些。
這個時候遠在大明本土的方中,你自然是不知道這些的,當然知道了他也不會太在意,畢竟他不可能管住所有人的想法,他現在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至少要保證朝廷內部出現問題,大的改革做了突破之後總是會影響到更多人的。
越是到了他這種地步,自然要考慮的事情就越多,而且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弄好,而其他人自然是無關緊要的。
方孝孺的心裡也很清楚,如今別看自己的兒子特別的風光,但是那些文臣們可沒有放鬆一點點,再加上他雖然是儒家領袖,但更多的是代表南方多數人的利益,至於北方那些人更多的是看重孔家。
其實作為儒家學派的一員,方孝孺是不太願意那樣做的,可是她心裡又很清楚,兒子所做的那些事情,恰恰給予了他太多的震撼,所以他也有一些矛盾,不過矛盾之餘又想把自己的學說完善,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他很少在朝廷的事情上發生,一直在兢兢業業的做著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那些學生們更加的完善自己的理論。
也許他沒有做到太大的突破,但是他一直有一個信念,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