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這樣想心裡就一陣苦澀,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如今他們是失落的一方,雖然是自作自受,可畢竟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還這樣做的話,多少是有一些丟面兒的。
“真的不用擔心,孤的孩兒孤自然會保護好時間,就是這樣,多久之後等他這次出來再回來,恐怕就會變得更加的強大。”
就這樣安慰著寧王妃。
寧王朱權反而有更多的想法把之前頭腦裡所有想的一切都又過了一遍,他要把這件事情辦得很好以後,才有資格跟方中愈討價還價,才能跟皇帝商量更多的事情。
其實這樣還算是比較正常的,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講接觸到皇帝就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如果能夠跟皇帝有更多的交流溝通。
那麼所能帶來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今天寧王一事,讓更多的人睡不著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著相同的說法,當然僅限於那些可能會在這件事情上參與的人家。
這並不是什麼特別令人疑惑的事情,畢竟皇帝之前就有了這樣的想法,甚至是表明了這樣的態度,如今只是把這樣的態度更加的放大化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下了自己的心思,做這樣的事情。
皇帝已經表明了態度,如果他們不能及時的拿出自己的誠意來的話,最終會被皇帝收回他的態度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雖說不是那種出爾反爾的皇帝,但作為帝王有很多事情他還是能夠做主的,如果他反悔的話,自然會有其他人來承擔這些責任。
但越是這樣,就必須有更大的功績。
凡事總是要看得開的,有些事情只要你看開就立馬能夠解決。
建文皇帝朱允文是大明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必須要保持自己所擁有的。
所以就算是有人違反那些規則,只要不觸碰他的底線,他也不會做什麼,可還是會記在心裡。
方中愈所傳播的學問越來越廣,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到他所做的一切,所以那也帶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方中愈所做的一切跟很多人相比都是有差距的。
從方家出去的東西都是好東西,但很多人都學不會,就算是方中愈如今所釋放出來的簡單的一些基礎性學時都夠很多人研究很多一段時間了。
大家都在努力,但總有人更努力,比如之前國子監的那一群學生們,如今國子監的學生們越來越多的體會到了圖書館的用處,所以對於整個帝國的發展,他們也在那裡揮斥方遒,寫下自己的感想。
陳老大人如今更多的是醉心於研究方中愈留下的那些東西,當然很多人都知道陳老大人對於整個帝國的教育是非常看重的,所以越是這樣做就越發顯得它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有壓力才是正確的,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要是沒有壓力的話,那是根本做不到。
皇帝希望他們能夠進一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