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
方中愈現在是深刻的體會到了這句話所代表的道理,因為現如今他真的是參與了越來越多的事情。
有些事情吧,他不想管,可偏偏呢自己看著他們在處理那些事情的時候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他們的所作所為吧,說不上錯,但絕對也不是最好的,至少方中愈的頭腦中會有無數種方法,比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情要好的多。
就這樣無緣無故的去指責或者說去說教的話,終究是不好的,不管對方跟他有多熟,不管對方是否真的敬佩他所做的事情。
畢竟那是對方的一畝三分地,什麼事情都是由別人說了算,所以有些事他都是提供建議書面建議是最多的,像這種親自來談論的太少了。
要不是王師兄是他父親的得意弟子,再加上這幾年在宣傳部部長的位置上確實乾的不錯,他也不願意在這裡多費口舌,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王師兄在接下來的事情中能夠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導百姓們把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和對外的發展上。
“師兄其實也不用想得這麼複雜,本來朝廷現在名聲挺好的,再加上你們所做的事情也牽扯到百姓的生活,所以呢,我也是希望你們能用更好的方式,不僅能夠將朝廷現在的政策宣傳出去,更重要的是能夠為朝廷謀得一些福利,減輕一些負擔,畢竟財政上面的事情還是負擔挺重的這一點你現在在朝廷中樞知道的比我應該更加清楚。”
屋子裡並沒有其他人,但兩個人也算是坦言相對了,畢竟方中愈所做的事情對其他人也非常的有好處。
方中愈看著師兄房間裡的佈置,其實也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他知道師兄還是和之前一樣,至少表現得依然和那樣樸素。
不過也確實是這樣樸素才能讓他在某些事情上考慮的更多,畢竟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多少都還是有能耐的。
“中愈你說的道理我也懂,可總感覺如果由我來做這樣的事似乎不太妥當,這把朝廷弄得太過功利了。”
在王師兄的眼裡,如果用拍賣的方式,多少看起來有一些商業市儈,但他們畢竟代表著朝廷的臉面,要是真的這樣做的話,恐怕真的不太好。
聽到王師兄這麼說,方中愈嗯了一聲之後又說道。
“師兄,既然道理你就明白,那就不用糾結了,這件事情這樣做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對,況且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認識到在大明報上做廣告有多麼的重要,在加上如今朝廷希望振興經濟,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這也算是告訴他們朝廷有能力做這樣的事。”
看到放縱與堅持,王師兄最後也答應了,畢竟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去靠方中去做方中,以如今能夠親自跟他交代這件事情,也算是把他當自己人了,至少不會在某些事情上去做一些其他的問題。
兩個人又討論了一些其他的問題,畢竟方中愈還要講究一些細節,雖然說沒有明確的計劃,但有一些關鍵點還是要說到的,畢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王師兄把所有的事情做好,現在看來王師兄把大明宣傳部處理的非常好,手下所監管的各處報紙和雜誌刊也受到控制。
最後方中與才離開了宣傳部,王師兄在後面送他,宣傳部裡的官員們都看著他們,畢竟對於方中愈的到來也不是什麼秘密,他們也都知道自家大人和方家的關係,現如今方中愈親自來,自然是認識到了重要性。
看著方中愈騎馬離開了其他人才最後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甚至是在休息的時候還專門去找了王師兄,向他打聽兩個人到底討論了什麼。
太祖高皇帝當年登基之後,對於官員坐轎子是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的,也就是說有一套規矩,當然也有一些人是例外,比如說一些年紀大了的有病的身體不好的,才能坐轎子,官員中三品以上的文官才能乘坐四人抬的大轎,而那些其他人就只能騎馬了。
方中愈雖然說如今並不打算違背這裡的規矩,所以他也是騎馬的。
在京師裡自然不會快速的奔跑,反而是慢慢悠悠的走方中愈對於現在京師裡的變化,其實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出來看了,所以對於如今朝廷部門的辦公地點還是多瀏覽了一番,一路上有很多新興的部門在這裡掛牌,方中,愈看到他們,他們也看到了,都微微行禮,但是沒有什麼太多的恭敬支出畢竟方中愈不是他們的上官,就算是他們如何欣賞,如何尊敬,也不會做過多僭越的事情。
如今皇城和宮城,再加上外面各個部門所在的地方,已經成為了一個比較明顯的分界,因為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