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聰明人談話就是不一樣,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心裡都清楚這樣的事情,所以打官腔的機會就比較少,但事實上在某些方面他們又不得不同時做這些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一系列的政策幫助他穩定了國內的局勢,甚至是緩和了與諸位王爺之間的關係,並且現如今諸位王爺也希望能夠得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支援,離開大明國境,前往外藩。
燕王朱棣的際遇讓很多人羨慕,很多王爺都知道當初英王朱棣確確實實是叛亂的,可是判斷之後不僅沒死反而得到了一塊實權封地,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夠像他一樣。
在國內環境比較好的時候,建文皇帝朱允炆就不得不把目光看向外邊了,所以大明南洲的開發和大明國境與大明南洲之間沿線的國家都在大明的威懾之中。
按照朝臣們的意思,遲早可能需要做一些事情讓這些國家徹底臣服於大明,只不過礙於泱泱大國的體面,這些事情不能明白的做罷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現如今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做標杆,所以他樹立的標杆都是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之前那一種,完全憑藉氣節。
忠臣與奸臣如今在他這裡其實並不需要分辨,因為他知道他自己需要的是真正能幹事的大臣。
只要軍權和財政大權掌握在他的手裡,所以其他的他根本就不用害怕。
財政大權一直以來都是他與戶部財政部共同執掌的,當然更多的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內庫的收入遠遠涵蓋了戶部的收入,所以內庫的收入已經完全可以只出功力的消耗,根本就不需要戶部再重新給宮裡發銀子。
皇帝陛下的心思越來越難猜了,至少其他的大臣們都是這樣感覺的,他們以前總覺得建文皇帝朱允炆很仁慈,至少讓他們能夠有很大的安全感,但是後來卻發現,不管怎麼做都不敢完全或者說能夠猜測到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心思,這也讓他們如履薄冰。
不過還好,建文皇帝朱允炆表現出來的氣勢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樣,至少他對於官員們是看重的,對於文臣和武將都是扶持的,不會因為個人的喜好去排斥那些有才幹的人。
這也讓更多的大臣們相信,他是一個明君。
夏原吉對方中愈的態度還算是滿意,至少這個時候方中愈表現出來的那就是虛心求教。
在他來之前他還是想了許多,要是方中愈一副自認為了不起,能夠掌控整個大明賣的話,他根本就不願意接這個差事,甚至是就算是跟皇帝做了,也不會在這件事情上更多的付出精力。
但是現在看來是他想岔了。
方中愈表現出來的態度讓他很滿意,所以心裡也確定他的成功確實不是偶然摸了摸自己的鬍子,夏原吉笑著說道。
“朝廷錢一直用物品來抵達稅收,如今雖然在你的建議下想用白銀來結算,可是就算是一些地方推廣了,還有很多地方都沒有辦法實行下去,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白銀的儲備量根本就不夠。
而你想要用白銀的儲備量來衡量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想建立皇明銀行來統籌安排這些事情,這本身就是不太對的。
至少你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大明帝國的稅收到底要怎樣收,這些年我也知道你們做了不少的努力,可努力的結果呢?”
夏原吉這樣一說方中愈倒是有些臉紅,畢竟他自己是半吊子,所以提出來的建議讓很多人討論之後覺得可行,那是因為比別人知道的多,可事實上他知道的只是後世的一個模樣,後市的經濟體系,人員的想法,老百姓們的生活狀態跟如今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東西就算是套上去也不一定有用。
可這些東西對於土生土長的大明官員來說,確實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所以他們也會認為不錯。
這才引來了後期各種各樣的情況。
至少有一些四不像的意味在裡面。
“先生說的是,這些確實是不太成熟的方案,那以先生來看該怎樣做呢?”
方中愈知道這些人都不簡單,所以她也不希望現在能夠出現一些什麼其他意外的情況,那麼就要選擇支援了,不管,只要能夠說得過去,他就不會停止了。
“這些年我也知道你做出過不少努力,你已經儘量的讓戶部減免百姓的賦稅,甚至是鼓勵商品流通,從而增加商稅。可是有一個問題你忽略掉了,那就是整個大明地方太大,人口眾多賦稅各種各樣,雖說現在還算是比較穩定,可我們都知道大明帝國是在發展的,就好比之前誰也不會預料到大明會多出那麼大一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