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到皇帝會問他這個問題,畢竟在他心裡如果哥哥真的想要回來,或者說目前不回來的話,都會通知他的。
應該來說朝廷得到的訊息,甚至說皇帝陛下自己得到的訊息遠比他要早的多,所以皇帝這個時候問他多少有一些大量的意思。
稍微思索了一番,方中憲回答道。
“東宮行走,方大人的行蹤,臣一概不知,既然如今他還沒有回來,也就是說目前不會回來。依臣才想等他做完自己手中的事,想回來了之後就會回來的。”
是個聰明人。
建文皇帝朱允炆或許沒有其他的想法,也只是簡簡單單的問一句,但畢竟是帝王,很多事情從她嘴裡說出來,在別人聽到是不一樣的,不管他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方中信的回答都必須正規證據,畢竟他是身處皇宮之類的,如果這個時候他還能輕而易舉的知道中愈的想法,也就意味著皇宮之中錦衣衛還是在向外投遞訊息。
這一點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不能夠接受的,甚至說就算他不在意其他人也會在意的,那些保護環境的人那些時刻以皇權為中的臣子們,多少都會有一些想法。
“罷了罷了,朕就隨口問問,其實有你在太子身邊,朕放心不少。”
這句話倒是實話,畢竟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夠好好的,有些事情如果他想不到的話,手下人要想得到才是最好的方中信和其他的勳貴子弟一起被召進宮來擔任太子伴讀,如今在太子身邊也有一段時間了。
其他的勳貴子弟,或許在官場上的相處之道要比方中憲要好的多,但是建文皇帝朱允炆還是更加的喜歡他一些道理,非常的簡單,他跟他的哥哥一樣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至少不像其他的勳貴子弟一樣,真正的毫不思考,只會看著表面上的事情,站在太子那邊,不會做其他的想法。
“謝陛下信任。”
皇帝的信任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得到皇帝的信任,可以是好事,但更多的是壞事,畢竟皇帝是高高在上的,就算她如何簽名,就算他如何與手下人更加親密的接觸,都不能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孤家寡人。
高處不勝寒的道理大家都懂,方中愈能夠用那樣的方式與金融皇帝追文相處,是因為他本來就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所以沒有那麼多的皇權至上的想法,也就是說他在這件事情上從來不做作,或者說心裡沒有其他想法,但是其他人都不一樣,就算是裝出一副不在乎皇權的想法,但生活的細節總是會透露一些的。
方中愈只是因為他手中的權力來源於皇權,所以選擇了一些方式,但如今他可以清晰的感覺到自己能夠掌握更多的東西,也能夠幫助別人很多東西。
一個人的心理變化總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因素,外界事情的變化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也就是說當突然出現的一些情況。
“以後,你想做什麼?”
建文皇帝朱允炆不知道怎麼的,反正就突然想起了這樣一個問題,所以他想聽聽方中憲的回答。
他也想聽一聽這一個由方中愈帶出來的孩子,最終的想法會是怎麼樣的,畢竟他要在太子的身邊很久很久當初方中愈要把她送進宮來讓太子一起讀書,她自然知道是什麼想法,只是有些時候本人的想法才更重要。
這個孩子與其他的孩子確實不一樣。建文皇帝朱允炆從一開始就知道,所以他現在想辦法要弄清楚這個孩子到底有什麼自己的想法。
畢竟越是年輕的孩子想法就越多,但如果能夠在很小的時候就能看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那樣的話,將會更多的成功。
“臣,想走遍大明的大好河山,去更遙遠的地方看看。”
這確確實實是方中信的夢想,畢竟當年當他知道大明混一圖的存在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如今能夠一步步的向那個想法實現,自然是要抓住一切的機會,不管皇帝問這樣的話到底有什麼樣更深層的含義,總之他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
志向遠大方中愈也許都不會想到自己的弟弟會有這樣的想法,建文皇帝朱允炆只覺得非常的感嘆。
要是大明的那些勳貴子弟都有這樣的想法就好了,有些人一直都躺在祖宗的功勞玻璃在上面吸食大明的殘血,而有的人卻總以為自己祖上有功勞,就可以肆無忌憚。
他們錯了,大明朝廷需要的是真正能與大明朝廷共同向前進步的人,而不是隻會在後面拖後腿的人,當然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能夠清楚的判斷出他們,也許有人隱藏了起來,可又有什麼用呢?只要他還活著,那些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