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當沒有人再去關注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就成為了永遠的秘密,直到不再成為秘密。
方中愈沒有把他的學問歸於什麼人,什麼人的名下,也沒有說他自己師承何地。
只是這樣,就越發增加了別人對他的好奇心,當然,沒有人去刻意探尋這個秘密。
有些人總以為方中愈是做了什麼事,或者說是某位名人的名下高徒。
隱士高人,閒雲野鶴。
可是偏偏那些東西又找不出來是哪裡人,再加上如今很多人都意識到方中愈的很多東西是其他人都不會的,那麼這就又帶來其他一個問題,這些東西到底是怎麼來的?
再加上之前又方中愈支援朝廷,在武當山開始修建道教聖地,所以更多的人還以為方中愈的老師是修道的老祖宗呢。
這些話自然也有人傳出去,只是被其他人批判得不像個樣子,畢竟真要是有這樣的人的話,早就名揚天下了,哪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況且朝廷雖然修建道教聖地也不是為了推崇道教,只是佛家勢大,兩家爭鬥一番似乎也還不錯,不過這樣的話也不會告訴其他人。
這樣的聲音很快就被壓了下去,而且也沒有人刻意的去尋找,最後終於有人把主意打到了錦衣衛的頭上。
於是錦衣衛的存在就成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很多人都認為錦衣衛的力量實在是太過強大,強大到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到底發現了什麼樣的秘密。
這個秘密也許就跟方中愈有關。
錦衣衛沒有操縱人心,可現在卻讓更多人痴迷的東西,這是他們最為害怕的。
畢竟當大家都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時候,一些未知的東西就可能讓更多的人迷惑。
方中愈也沒有去解釋,畢竟這也能夠保持一定的神秘性,而且就算是去解釋,他也沒辦法保證自己所說的能夠讓別人相信,既然解釋與不解釋,別人都不相信,那麼解釋還有什麼用呢?
所以說方中愈現在非常滿意這種狀態,既不希望把這件事情鬧得太大,但也不會影響他正常的生活,這種情況是最正常不過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他自己的想法,其他人也是如此,畢竟時間過去了這麼久,總有人會去探討這些事情。
當人一閒下來的時候自然會去考慮身邊,以前沒有考慮到的是方中愈,他自己的學問能力就成為了其中一員,總有人會去想方設法的打聽。
只是後來當發現沒有辦法打聽的時候,只能把那些想法憋在心裡。
然後就成為了秘密,或者再也不是秘密。
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兒咱們說不清楚,可這些人卻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在一個人的生命中。
魏國公徐輝祖在接到方中愈的來信之後非常的高興,畢竟這件事情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吩咐家將做好準備之後,他就急急忙忙的從北方大明開始出發了,畢竟現如今前線有駙馬爺梅殷,大將軍盛庸在做這主,他不在也沒有什麼關係。
駙馬爺梅殷,一陣感慨,想不到那個小夥子終於要結婚了。
畢竟當初他可是希望這小夥子早點成家立業的,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在戰場上晃盪,那麼危險的地步,身先士卒,帶著的手下人在最關鍵的一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之後,改變了整個戰爭的走向。
現在終於要有一個人管著他了,所以他們都非常的高興,大將軍盛庸跟方中愈的接觸並不多,但從其他人的推崇之中也能知曉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再加上,如今他掛著上將軍銜,他心裡很清楚,皇帝陛下或許不清楚這個軍銜所代表的力量,但是方中愈一定知曉。
可是依然這個位置給了他,所以他心裡很清楚方中愈在這裡面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正是因為他清楚,所以在北方事務上都是牢牢的把控者,沒有做出絲毫的逾越之舉。
更重要的是他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去做其他的事,因為他心裡非常的清楚,朝廷現在需要他這些老臣穩定情況,在改革之中做一個頂樑柱,控制住大方面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說不定用不了多久恐怕就要告老還鄉了,甚至有可能戰死在沙場上,軍人就應該戰死在沙場,只不過他的兒子孫子卻不希望他這樣做,活著的大將軍,比死了的大將軍更有用。
這樣說或許有些不太對的,可是事情就是這樣的。
不管大人物在朝廷有多大的能量。
死了之後的能量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