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子總是短暫的。
快活的日子。
在大明南洲的地盤上,燕王朱棣如今非常的高興,因為他手下的訊息傳遞開來之後,他在第一時間就向京師奏報,而且還委託海軍第一師的將軍想朝廷給他帶訊息。
燕王府的眾人如今也都非常高興他們聽到了這個訊息,所以現在高興的緣由也非常簡單,那就是隻要燕王立了功勞,也就意味著朝廷在某些時候還得考慮到這些東西。
燕王妃徐氏和世子,如今都非常的高興,因為他們現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幫助燕王立下更大的功勞。
如今大家都遠離大明國土,所以之前的坑坑絆絆現在都不存在了,因為他們必須要保證自己家能夠在這一段亂世中活下來,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必須要考慮到和他們一起生活的還有更多的人
燕王的幾個兒子現在也很少爭權奪利,因為如今大家都有一片很大的土地,全部都服從燕王朱棣的管轄,其他人現如今也不會去爭奪燕王的身份。
“王爺,如今這一份功勞報上去,大家算是在這裡站穩了腳跟,王爺應該多想想該怎樣將這裡的秩序建立起來。”
作為燕王朱棣身邊的謀士,林業,他必須要考慮到更多的事情,當年大和尚姚廣孝在燕王投降之後自殺,後來因王朱棣身邊就再也沒有了更多貼心的人。
要不是他一直陪在燕王朱棣身邊,後來又跟著燕王朱棣一家來到了大明南洲,恐怕現在也不會有這樣的地位,能夠和燕王朱棣在一個地方說話。
燕王朱棣心裡也很清楚,現目前他們最大的難關已經度過了,朝廷現在已經允許更多的人來到大明南洲,現在他的手下又發現了這麼大的一片土地,算是給朝廷一定的功勞,那麼方中愈所說的就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
“那不知依先生所言應該如何做?”
燕王朱棣現在也越來越學會接受其他人的建議,畢竟完全依靠他自己是不可能做到這些事情的,再加上現在並不是打仗,他的軍事才能在這裡用上的並不多。
民政一事,還得依靠那些文官們。
“王爺有兩個方法,第一模仿朝廷,也就是侯爺府那邊的建制,將從大明國境內來的百姓進行劃分,每一塊土地都劃分到個人,有錢的進行購買,沒錢的進行租賃,總之要在這裡儘快的建立起,相比於中原那裡的統治。”
林業很開心,問政於他,這也是他多年的夢想,當初那件事情沒有成功之後,現在他們能夠走到這一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要是自己能夠在這個時候發放光彩為燕王朱棣謀劃一番,以後的事情恐怕就更加的簡單了,畢竟燕王朱棣也需要更多的人才。
“那第二種呢?”
燕王朱棣縷了縷自己的鬍鬚說道。
他還是不太滿意,畢竟這樣做來似乎太過簡單,而且完全依靠朝廷那樣的是不現實的,他手下跟朝廷科比不到朝廷可以源源不斷的移民過來,他手下除了最開始招募的那一番以外,後面的人他現在也顧不上。
“這第二種可能對王爺的利益有損失,那就是將所有願意集中在咱們府下的百姓統一起來,包括將士包括文官,包括那些沒落的秀才了。
分給他們土地。只要他們開採出來,就屬於他們王府以予承認。”
林開邊說邊注視著燕王的臉色,畢竟對於他來講。
提出建議來不一定能夠得到職工的認可,這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他的想法是他的想法,主公有主公的想法。
“這些土地從何而來?是要從孤王的封地裡進行拆分嗎?還是還是對外擴張?”
賜封土地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可這些土地從何而來呢?
燕王朱棣也能想到,無非就是從自己的封地裡劃分或者說從其他的地方來獲得,也就是向外擴張,不管這兩種方法用哪一種似乎都不太容易。
“王爺,這就是臣所說的,可能會對於您的利益有影響,可他獲得的東西卻是不少的。
向外擴張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臣還是要說一句,您向外擴張,齊王也會向外擴張的,口福也會向外擴張,他們不會完全按照大明朝廷的旨意來做,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她能夠保住大明南洲,永遠的歸屬大明統治,想必陛下也不會追究後葉的責任的。
這一點想必王爺您是知道的。”
燕王朱棣有些鬱悶,可又不得不承認,你也分析的非常有道理,那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也許真的不在乎這裡的百姓有什麼樣的生活,官員們又有怎樣的統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