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手為強的道理他們還是會懂的,所以那樣慢吞吞的操作其實並不太好,特別是燕王朱棣,他還要按照方中玉的想法去探索更遙遠的大海深處,所以大明南洲的推進速度太慢太慢了。
雖然他們現在有了比較先進的航海技術,甚至是與之配套的那些天文學航海學都在不斷的發展,可缺人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就算他們現在有更多有用的東西,也沒有辦法去實行,所以他們不得不想辦法進行更大的移民。
所以方中愈的主意就來了,那就是告訴他們那裡有金礦。
大明蘭州本來就有充足的礦產,各種各樣的,雖然有些還難以開採,憑藉現在的技術,可有些地方現在古法還是能夠開採的,所以這樣的訊息也不算是假訊息,至於得到狗頭金也是事實。
所以這樣進行廣泛的宣傳也就是合理的了,百姓們並不看重他們是怎樣得到這個訊息的,只要這件事情是事實就可以了,所以在大明京師和大明各地引起轟動也很正常了,再加上錦衣衛的暗探和大明報的共同推動。
這樣的訊息已經快速的沿著各條道路傳播開了,不管是那些村子裡的百姓還是城市裡的商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畢竟白白的去撿黃金,撿銅礦是大家都希望的,更何況這些資源還在朝廷的管轄之中,如果他們自己能夠淘到金礦,把一部分賦稅交給朝廷之後,他們也能夠獲得不少的東西。
所以各種各樣淘金的人都開始南下到各個港口,那裡可以乘坐遠行的航船的地方。
朝廷也非常的慷慨,大開方便之門,對於那些商人們,不管他是派遣自己屬類的晚輩,還是在外面招募人手,總之,只要現在願意去大明南洲的,不管是願意長久居住的,還是直接去探索的,都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當然一定的代價還是要付的,比如說贏錢,比如說合同條約,總之只要這些人願意去,他們都可以在付出代價後乘坐大明海外貿易商行的航船前去大明南洲。
如今一整條航線其實是比較安全的,當然天災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比如說海洋上出現的那些風暴甚至是大的海浪,這一點誰都不能保證,聽天由命,在這個非常的正常,畢竟大家都是拿著命去拼的,這個前程沒有誰去忽悠他,畢竟沒有誰拿著刀子逼著他去。
越是這樣的情況出現,朝廷就越是噁心,不過現在朝廷們已經認識到了缺人的帶來的後果也對方中愈之前提出的鼓勵生育政策大加讚賞,畢竟誰都想過好日子,越是高層的人不勞而獲的可能性就越大,不過為了延續這樣的優越生活,就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畢竟皇帝會隨時收割的。
越是老牌的貴族勳貴們就清楚一個道理,那就是他們雖然與國同期,甚至是與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可真到了情勢危急的時候,朝廷也會不斷的收割他們。
到那個時候,可不是他們說想怎樣就怎樣的。
國內的衝突暫緩,百姓們現在都想過好日子,所以朝廷會把大量的力量往外延伸,之前那些文臣們選擇了反對,現在也不得不閉緊嘴巴,因為家裡的人不會饒了,他們,要是每天回家都有人在身邊嘮叨誰誰誰家的孩子,又去了哪裡在哪裡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又是誰誰的公子去了前線撈到了大把的軍功,如果朝廷再放寬政策的話,甚至是爵位又都拿到手了。
文成的孩子雖然在以前大多數還是讀書人,可是如今各種各樣的行業都呈現了更加輝煌的時刻,他們也不得不慎重的考慮是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口飯吃,還是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做人上人,甚至是在某個領域中成為真正的大家。
現在工匠的地位越來越高,不僅僅是隸屬於工部的,甚至是兵部的那些工匠,如今的地位都非常的高,他們不僅要保證整個國家工業體系的漸漸完善,還得掌握新技術。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發現,新技術也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方中愈更願意做的是推動整個歷史的發展,或者說他要把某些事情的出現的情況進一步的早一些,然後讓整個帝國向良性發展,而不是像後世一樣總是會在兩三百年就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
一部完整的完善的法律會盡量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說是法治,但最終的還是人治,這樣的情況一直會持續,畢竟在這個資訊還沒有完全達到通暢的情況下,百姓更多的是願意相信朝廷相信那些官員的。
朝廷對整個官員體系雖然有一些束縛,用法律束縛著他們,可更多的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做實事,如果有一個官員特別的有能力,就算是他做了一些貪汙的事情,但沒有危害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