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這件事情其實是很重要的,有的人有關係,有的人沒有關係,可有關係的人基本上都能把事情做得很好。
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心裡都非常的清楚,背後有人和背後沒人是兩種情況。
也許多年以後方中愈會後悔,會在那一刻答應了另外一個人做某一些事情。
“王爺,您,能再說一遍嗎?”
方中愈並沒有放下手中的碗筷,依然在自顧自的吃著,但嘴裡的話卻沒有停下來。
肅王臉色有些奇怪和著我剛剛說了這麼久,你都沒有仔細聽嗎?還是說被孤王所說的這幾句話都嚇到了。
可關鍵是你不是這樣的人啊,據我所知你膽子挺大的呀,而且這件事情也是當初你摻和出來的,很多人都知道,對你來說這並不是什麼難事,搞得這麼驚訝幹什麼?
可關鍵還是得求人啊,肅王皺皺眉頭,但立馬舒展開來。
“孤說,孤王想要外藩。”
“為什麼?”
哪裡有這麼多為什麼?你是個聰明人,為什麼老問這樣的問題,非要讓孤王說一遍。
肅王有些頭疼,這小子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一會兒聰明,一會兒這麼笨,非要把我氣出個好歹來嗎?
“王爺不用覺得我應該知道,其實我更想知道的是你們到底是怎麼想的,每一個王爺都想外藩,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王爺你應該仔細的詳細的說出您的想法,至少我要聽到真實的。”
對於每一個網友都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方中愈早就知道了,大家都能過快活的日子,誰不想過了,可是有些事情他還要謹慎的處理,對於那些她看不上的王爺,或者說他還是希望那些人就在封地裡一輩子老老實實的被朝廷養著。
有能力的可以出來做做生意,朝廷漸漸的放寬對他們的限制,只要太祖時訊進行改變就行了。
可有的人是容不下自己的野心的,必然會迸發出來。
“沒什麼可說的,孤王不想在這裡,雖然過往如今權大勢大,可哪裡比得上燕王兄能夠在外面馳騁,大明並不太平,這一點孤王是知道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話,過完想去外面看看,說不定那裡才可以成為大明真正的邊塞之王。”
這算是很霸氣的宣言。
至少對於方中愈來講,還沒有其他的王爺願意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一番話。
“為什麼是我?”
方中愈又問了一句,剛剛他已經感覺到了,肅王好像有一些生氣,可他還是問了出來,自己不是有意要挑逗她,但話必須要說清楚,如果他把這些事情不弄清楚的話,自己又答應了一些事情,最後帶來麻煩的只能是他自己。
天子親衛私自見外封藩王本來就是可以說道的事情,如果被那些人追究的話,恐怕也不是一件隨隨便便就可以敷衍過去的事情,所以方中愈還是在冒險,至少這個風險值不值得都很難說。
我擦,,
幹嘛老是問為什麼呢?搞得好像你是10萬個為什麼一樣。
肅王真的,要把方中愈打一頓的感覺,但作為外界人中儒雅的肅王,他還是掌控住了自己的情緒,至少在這一刻沒有爆發。
“人怕出名,豬怕壯,你自己是個什麼名聲你不清楚嗎?孤王也知道你有這個本事,就不要在這裡裝無辜白可憐了。四皇兄敗在你的手裡現在可以說是不虧的如今過往心裡清楚,該說的也都說了,只是想請你開個口。”
話說完之後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方中玉也沒有直接回答,畢竟現在他還在考慮到底要怎麼回覆王爺,其實他曾經想過,如果能夠見到肅王,恐怕他們最先要面對的就是這個問題,王爺要麼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封地,要麼就是外藩。
“晉王的事情還沒有定。”
沒緣由的一句,肅王卻是聽懂了。
當初燕王朱棣被打敗是因為晉王掌控著邊將10萬兵馬直接與晉王大軍揮師北上,對北平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才迫使燕王朱棣不得不派遣一部分兵力向北走。
那個時候大家還不知道晉王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後來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多少也能讓大家猜到,肯定是因為方中玉對於晉王承諾了什麼事情,現在可以明確的說,晉王也是得到了方中愈的承諾,那就是外藩。
“孤王與他的事情並不衝突。”
肅王還想再爭取一次,畢竟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儘管如今確實還沒有得到妥善的安排,雖然時間已經隔了這麼久了,但是朝廷一直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