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所以陛下您做出了選擇,朝中的大臣也因為他們各自的利益和立場做出了選擇,才有瞭如今的改變,但他們是不是真的願意呢?這一點誰都沒有辦法把握,畢竟人心是最難測的,可有一點成比任何人都知道,那就是從他們手裡掏出來的東西比給他們東西要困難的多得多,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只能保證在自己牢牢抓住一些東西的時候,還能有更多的東西分給其他人。”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著遠方,看著身邊的景色,心裡突然有一些煩悶,也許方中愈說的是對的,可是到了他這種地步的人又怎麼會那麼容易被這些事情干擾了。
“這些人包括百姓嗎?”
這個問題其實困擾建文皇帝朱允炆已經很久很久了,之前他就知曉方中愈的想法,一直跟其他人不同,甚至隱約有著自己的想法,那個時候他甚至懷疑方中愈是不是有一些事情瞞著他,雖然他一如既往的選擇了相信方中愈,可有些事情別人一挑撥自然會想得更多,如今看來倒是他確確實實是錯過了方中愈。
有些事情還是要說的,早說比晚說好方中愈略微思索一番便扭過身來,面對著建文皇帝朱允炆,向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陛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們無非是想過好日子,吃得好穿得暖,朝廷現在如今已經在這一路上走得很遠很遠了,雖然想要讓所有的人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還有困難,可只要朝廷願意做朝中的官員,認識到這個問題,那麼咱們總有一天會達成這個目標,當然這只是一個小的目標,如果朝廷和陛下能夠讓百姓過更好的日子,他們都能夠不用像現在這麼辛勞,才能吃得飽穿得暖,那麼他們就會感激陛下,就會感激朝廷,到那個時候如果真的有外敵前來的話,陛下認為有人要從他們手裡奪去,他們所得到的,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將心比心,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會明白,就好比之前皇位是太祖高皇帝傳給他的,是他的皇爺爺傳給他的兒子,也就是他的父親,興宗康皇帝的時候,就已經註定這個皇位會是他的。
可是後來英王朱棣想要起兵造反,奪走這樣東西,那麼他自然是要反抗的,百姓們也是一樣,朝廷努力給了他們更好的東西,如果有其他人要來搶,自然是不會放下的,那麼這個時候就只有反抗了,只有反抗才能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東西。
“百姓們會反抗,至少要保住自己手裡的東西。”
“是的,陛下,只要朝廷和您不做那個搶奪他們東西的人,那麼他們自然會維護陛下和大明帝國,如果是外賊前來搶,她們自然會跟著帝國一起反抗,這才是臣要做的,畢竟將他們牢牢的抱在大明帝國的戰車上,才是能夠長久維持大明帝國長久存在的主要因素。”
漢人是最團結的,漢文化又是最複雜的。
經歷了太多太多的放縱,也始終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想要告訴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是有一些渠道是打不斷的,既然打不到那就得好好利用,所以他必須要保證皇帝首先在這件事情上要想得通。
歷史上有太多太多的改革最終失敗,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從上位者說通一場,從上而下的改革總好比一場從下而上的改革,畢竟死人這件事情基本上都是下層的老百姓所做的事。
他們也不想那樣,也不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從官軍手裡搶東西,可真到了那一步誰又說得清誰是賊誰是官呢?
“看來之前實行的那些政策還得加大力度,畢竟照你這麼說,朕不但不能好好的享受,還得變著法兒養著他們。”
建文皇帝朱允炆算是想開了,畢竟方中愈所說的這一番話非常的有道理,其實他陷入了方中愈所說的一個小小的話術陷阱,那就是它首先是要為大明帝國考慮的,方中愈認為百姓們不會成為推翻大明帝國的推手,反而是他們自己,如果他們做得不好的話,就算是百姓們真的成了那個推手,也不能責怪百姓,這才是讓建文皇帝朱允炆感到輕鬆的。
王爺們可能造反可能不會造反,百姓們同樣也是的,可如果一個王爺能夠造反,別人都說他不會造反,但偏偏他有造反的能力的時候,那麼這個人才是值得忌憚的。
百姓們也是一樣,如果大家都認為老百姓們吃不飽穿不暖不會造反的,可真要他們造反的時候那就晚了。
“可以這麼說。不過陛下您也看到了,只要朝廷變得更好,百姓的手中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他們自然會想著法兒去創造,去改變,才能帶來更多的變革,如今的京師已經看了,跟幾年前大不一樣,不僅僅是百姓的精氣神兒,更是他們手中所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