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和技術,所以也就讓他們變得更加的強大,現在差不多十四五歲的年輕人都可以成為家裡的頂樑柱了,畢竟他們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那些接受四書五經知識的中年人要好得多快的多,思想轉變的快,也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很快的接受新事物。”
“還有呢?”
建文皇帝朱允文聽出了方中愈的意思,不僅僅是因為京師是帝國的心臟,更重要的是如今這裡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學堂,真的是遍地開花,教授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技術的地方都有,只要沒有學校,只要沒有宣傳那些歪門邪說的地方,朝廷都給予了支援,這才是如今最重要的。
“錦衣衛上報下來的訊息,南方各大港口如今也變成了繁華的地段,道理也非常簡單,不僅僅是貨物的集中,還有南洋各國的使團和他們內部的商人前來做交易,這就已經讓大明的貿易開始一個飛速的發展,再加上朝廷和個勳貴大臣家的海上貿易集團也在不斷的運送貨物,這就已經讓各地港口變成了非常大的貨物吞吐地,所以說形成了一個強者越強的局面。但是陳越往西走就會發現百姓們越來越貧瘠,雖然他們也想供自家小孩讀書,可是呢,如果家裡的孩子都去讀書了,農活就沒有人幹了,再加上他們所出產的產物,也不可能完完全全更多的向外地運輸,就算是如今工部正在全國各地大量的修橋造路,也不可能滿足所有地方的需要,畢竟這些都是需要錢需要人去做的,所以臣越看越覺得帝國的重心有些偏移,畢竟不僅僅要保住國內的經濟發展,還要往外進行不斷的擴張,這才是有利於整個帝國發展的事情。”
“擴張?你的意思是現在帝國的腳步有些變慢,現在你已經不滿意如今的這種速度了,可是你要知道如今咱們的探索隊雖然打折帝國的名號出去探索,其實更重要的是與沿海的各國進行交流,那些小國家距離大明國近距離還是很遙遠的,咱們的軍隊根本就到達不了那樣的地步。”
建文皇帝朱允炆一聽就猜到方中愈的意思,畢竟擴張這樣的字眼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中原王朝的官方宣傳之中,畢竟他們一直都是打下了中原之地之後就開始固守,至少不會有完完全全的向外打擊擴張。
“陛下,征服和佔領是兩個概念,如果佔領咱們要維持統一的統治的話,就必須要扶持一個穩定的政權,讓他們做咱們的藩屬國,但如果咱們只是征服的話,那就只有依靠殺戮和搶奪就可以了,咱們不需要去計較太多的損失,反而只要把別人打怕打的害怕了,他們都會敬畏,這樣就可以宣傳咱們的理論了,可是想要佔你的話,那麼就要用其他比較溫和的方式,至少咱們的統治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
“這個,朕得考慮一下你竟然說國內的發展都已經出現了差距,如果現在不集中精力把國內的發展做得更好,就算是外部代理或者是征服了更多的區域,用處也不大呀,畢竟咱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讓咱們自己的百姓過得更好,按照你之前的想法,現在那些羈縻部落最後也會成為真正的漢人,流著漢人的血脈,以後這樣的事情可說不清楚,按照現在你的夠算又說內部不太穩定,但外部又還要去征服,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似乎又有一些矛盾。”
總體上來看,方中愈的戰略並沒有什麼錯誤,畢竟他希望是一個強大的大明帝國,不僅僅要政府周邊的區域,還要向西擴張去往後世的歐洲和中亞地區。
如今大明帝國的觸角已經到了大明南洲,也就是後世的澳大利亞但是這樣的差距其實是很遠很遠的,畢竟文化的傳播不僅僅依靠著語言文字還依靠著強大的武力。
蒙元帝國當年能夠在歐洲大陸肆意的征服是因為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作後盾,而如今大明的百姓卻沒有這樣的能力。
他們要做的還有許多許多,所以如今方中愈所給予的政策都是現目前還沒有辦法達到的。
太多的事情想起來都很容易,但做起來都非常的困難,就算是方中愈如今跟建文皇帝達成了一致,也沒有辦法快速的將這些事情做好,畢竟裡面牽扯到的人與事都太多太多了。
“陛下畢竟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咱們得考慮這些事情的發展,也就是說不管父親的情況如何,這些情況都會存在的,大明不可能一直都只留下這麼一個地方,既然現在有能力向外,自然要抓緊時間對外征戰,國內的事情只能祈禱大臣們能夠更加的盡心盡力的做好自己分內之事,朝堂之上不再有大的紛爭,況且以陛下您現在的支援力度說服他們也是比較容易的,當然還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不過在長久看來這些代價如今都是顯而易見可以達到的,甚至是說現在的事情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