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來講還是非常明白的,畢竟他們所做的事情並不衝突。
建武皇帝朱允文這一路上看到了大明朝廷的變化,至少百姓們開始坐得起馬車同時田裡的莊稼越長越好,這些都是他能夠看得到的,跟著他一起來的那些朝廷官員們自然也是如此的感覺,雖然多年前他們也曾在地方任職過,但是如今地方變化這麼大,還是他們沒有想到的,之前只是在報紙和報告中看到這些模樣,現在能夠親眼的見一見確實給他們不同的感受。
好在朝廷的高階官員如今都要不斷的透過學習才能避免自己掉隊伍,所以這些官員們在稍微的詫異之後,都開始瞭解裡面的種種情況,他們這些專業的領域還是得依靠他們,畢竟透過一些資料還是能夠判斷出到底是好是壞是真是假。
再加上和錦衣衛的相配合,最終也能夠解決不少的事情。
皇帝想要做成的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大明帝國的騰飛需要許多人出力,需要全部的人貢獻自己的力量,現在只不過是一小半,朝廷的多項政策正在強力的執行之中,百姓們也都開始努力地向著這個目標奮進,因為他們心裡受到的教育更多自然瞭解的道理也就越多,最終看到的實處也就越多。
朝廷每天所涉及的教育並不影響他們之前的操作,甚至對於那些人來講,他們可以透過自己手中的一切來判斷這所有的到底值還是不值,不管方中愈之前是怎麼想的,整個帝國現如今所表達的狀態還是非常的不錯,也就是說在如今這種狀態下,帝國所要判斷的和他們之前所知道的是不一樣的。
皇后娘娘在給自己的兒子說教的時候,也叮囑他一定要關注那些來自地方的週報,因為那裡面才能更多的瞭解百姓們生活到底如何雖然說太子如今有更多的人叫道但是身為母親身為一國之母自然要為自己的兒子做好表率。
當今太子做了很多的事情並不是壞事,反而現如今他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年紀小並不怕,怕的是不懂道理,好在太子心性醇厚,能夠為百姓著想,不過作為太子他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了,但是作為未來的帝王,他還做得很差,畢竟帝王又要胸懷天下,同時又要有政治手腕,不管現在朝廷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那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事情與他並無關係,他能坐上這個位置,只不過是因為他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兒子,可是皇帝並不是只有他一個兒子要想保住這個地位,甚至可以說要想把這個地位一直持續下去,那麼就得有更多的本事。
凡是看起來沒有什麼因果,甚至是兩件不搭嘎的事情,但那件事情也許是有關係的,畢竟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講做到的和做不到的,最終所呈現的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如今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兵部尚書,譚毅,議事長齊泰齊大人大人這一段時間非常的忙碌,他們之前的計劃受到了挫折,朝廷的軍隊在北邊,物資消耗太大,最終不得不退回歸化城。
歸化城層的百姓如今並不覺得那些軍隊的頻繁調動有什麼問題,作為北邊最大的城池有這樣的調動反而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這樣的軍隊教導,反而說明不太正常了,他們這些人也非常的清楚,所以在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大明帝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上到下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貫穿著很多人的一生,也許不少人都遇到過,甚至在某種狀態下他們就是故事中的一員,這些年來所做的發展和他們所接受到的教育,告訴他們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因為他們會透過這樣來判斷之前到底是值得還是不值得。
泉州府還在做著準備,對於他們這些人所有的一切還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完善的狀態之前,他們就已經知道有大人物要來,現在皇帝南巡的訊息傳來之後,有不少人都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嘟嘟一直都那麼的緊張,原來是因為皇帝要來了,所以整個泉州府的人更加的興奮,因為他們早就知道如今的天子心懷天下,對於百姓仁慈,如今又帶著百姓們過上了好日子,自然希望能夠見他一面。
這裡面有不少都是宣傳部的作用,可是宣傳的也確確實實是事實,只不過用的方式比較誇大而已,但不管是什麼事情,從早到晚一天又一天的說,最終還是會讓很多人在意的,大明帝國就處於一個這樣的狀態,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外地的名聲還不錯。
不管是大都督還是其他人,還是錦衣衛在這裡的人,比如說劉海和他手下的人。
他們都在做著充分的準備之前,彼此間的交易依然存在,上面到底知道還是不知道劉海心裡其實是有一個坎兒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