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龐然大物早已經轟然倒塌,現如今留下的要麼狼狽逃竄,要麼都是小打小鬧,對於如今的大明帝國來講早已經不是問題。
這一點大明的百姓也越來越這樣認可,時間是讓他們忘記這一切的最好的武器,可是因為文化文字,圖畫書本的傳播,卻讓這一切變得那樣的真實起來。
朝廷沒有對那些事情做過度誇張的美化,反而實打實的向百姓們展現出來了戰爭的艱苦,同時也告訴他們,在對外戰爭中有多少人選擇了犧牲。
也就是說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大明帝國走到如今現這種狀態是超乎其他人的想象的。
不管是朝廷中的各大官員,還是地方的百姓,還是遠征在外的那些各級官吏,如今朝廷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強大,他們從中獲取的支援也就越大,對外戰爭也就越來越順利,當然依然逃脫不了死人。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雖然那些軍官們一直都被教育著,要完整的讓更多的人回到國土,他們對外擴張,並不意味著要拿他們的人命去填。
在以前恐怕還有一些將軍真的信奉一將功成萬骨枯,用別人的生命來擺脫自己的前進的道路,深切的道路,可是如今卻不一樣了,訓導官錦衣衛暗探,所有存在於軍隊裡的那些人都會把軍隊裡發生所有的一切向軍事彙報,也就意味著如果真的有將軍不識抬舉,用將士們的生命來為自己的將心打路的話,那麼他一定會受到朝廷的處罰。
也許說不定他們會成為朝廷整頓軍隊的祭品,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他們的不法之處。
這些年來朝廷做的非常的好,遏制了當初軍隊裡那些馴養士兵和一些全部一人做主的狀態,總之讓整個體系變得更加的完善。
大明帝國從最開始的時候就變得和其他國家不一樣,不管是如今依附於大明帝國的國家,還是最終成為大明帝國一部分的交趾故地。
不知道當時的陳家天子到底是個什麼想法,不過現在想來他一定非常的苦澀,畢竟當初是他派人去請求大明帝國派兵前來幫他評判的,如今大明帝國的軍隊並沒有離開交織故地,而他的百姓們不選擇他反而更加的歡迎大明帝國的人來到這裡,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他的苦澀卻又成為了一種必然,因為他沒有辦法給這些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對於渴望過好生活的百姓來講,大明帝國的狀態才是他們最願意經歷的。
他們或許不識字,或許沒有去過大明,但是他們有耳朵有眼睛可以去聽,可以去看,可以聽過別人的敘述,說來判斷那些是否是好日子,再加上一旦有了對比,自然就更加的認為大明帝國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這一點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講還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黃服的推動還是非常好的,至少在這裡他受到了歡迎,對於那些貪官汙吏的打擊,等於那些富豪大戶的調查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憑藉這些他很快就在交趾故地站穩了腳跟。
如今這裡正在大量的修建學堂,也大量的修建貨站,兩件事情缺一不可修建學堂是為了讓更多的小孩子讀書,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接觸到大明最基礎的知識,這讓他們對大明有著更深的認可,另外嘛就是要讓這些人懂得道理,只要有人能夠透過學習獲得了富貴之後,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透過這樣的手段。
學習知識懂得道理才是最終的目的,但是從不識字到識字懂得道理中間還需要一個過程,而今這個過程就是財富,畢竟承載財富一也就意味著承載著他們想要知道的東西。
黃福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不斷的加大貿易,讓更多的物品從這裡流出,更多的物品又從這裡流入,幫助他擴大了這裡的經濟,想要改善百姓們敦促百姓們做更多的事,那畢竟就要讓他們不斷的將自己手中的金錢消費出去。
這件事情並沒有任何的錯誤,畢竟對於整個大明帝國來講,這所有的一切在之前都已經做過,在這裡只不過重複一遍罷了,而且根據這裡的特殊情況重複起來也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畢竟百姓們都想過好日子,那些人之前不懂得這些,只要有一個人懂自然會引導著其他人參與進來,這一點來說還是非常好的.
所以不管是軍隊方面還是從商方面,黃福對這一切都是非常的支援,只要有任何的新計劃能夠實行的話,他一定在第一時間推動,所以當他獲得了大量人的認可的同時,也就意味著這些人離大明就越來越近。
來這旅遊進行貿易的都是大明白土的人,至於內部的人走出去還是需要控制的,黃福心裡非常清楚的這一點,他要讓更多的人有這個想法去,但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一定的代價,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