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官員在前,海軍都督府的將領們在一旁他們並排而立,等待著建文皇帝朱允文的鑾駕到此,在之前他們可能還有一些暗地裡的較量,但是這個時候大家都很老實,畢竟在皇帝面前做出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最終連累的是彼此,他們爭歸爭鬥歸鬥,但是一定不會把這些矛盾都放在明面上來,只是這些年來泉州府的官員們和海軍的將領們關係其實已經相當融洽了,畢竟海軍所掌管的海上貿易幫助泉州服務,賺取了大量的付稅,他們每年除了交購朝廷的自己,這邊用於發展的也有很多所以他們還是非常感謝海軍的。
大多數的泉州府官員對於海軍還是非常客氣的,畢竟沒有他們海患也平息不了,再加上朝廷這些年來,對於海外領地做了不少的正確的政治為派,有不少官員們都是透過海軍的艦船前往各地的,所以他們也都知道,對於這些可能隨時要了他們命的人客客氣氣的才是最好的。
海軍大都督童俊站在了海軍將領的最前方,對於後面的那些將領們,他們心裡很清楚,這些人今天算是過了這一關了,皇帝陛下只要不追究,那麼接下來他們依然青雲直上,如果再遇上大的戰爭,他們恐怕封侯拜相也不是沒有可能。
海外的領地如今只要能夠發現的,基本上都有漢人的足跡大明朝廷官方的人馬,還有民間人馬都有,所以海軍的力量自然是又為了保衛這些人,他們一點都不敢懈怠,雖然內部出了問題,可並不代表他們就真正的放棄了武力上的強大,這一點他們還是有這個見識的,就算是兵部也不能在這件事情上指手畫腳那些大儒們也做不到,好在當朝廷處理了山東孔家之後,儒家的力量已經漸漸的趨於正規化,也就是說那些酸腐之氣只存在於一些比較頑固的是你手裡現如今的這些人還是非常的願意以大明,現如今的宣傳力量來最佳化儒家思想的,比如說以方孝孺為代表的那一群人。
民間甚至有些傳聞,方中愈如今在軍方有著大量的影響力,他的父親又在文化上,思想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如果他們真的有一些什麼不太好的想法的話,恐怕會有不少人會按兵不動,甚至還會支援他們。這倒是讓方中愈哈哈一笑,曾經他也擔心過這樣的事情出現之後到底該如何解決,畢竟他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可是其他人不這樣想啊,老師認為他有這樣的想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其他人想要更進一步的話,豈不是會把他推上去,可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卻並不擔心,朱家的天下終究還是會是朱家的,只要方中愈沒有那樣的想法,最終是。不會出現那樣的問題的。
這一點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自信的,況且這些年來他對於宗室子弟越來越好,給他們放鬆了不少的機會,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恐怕那些宗室子弟就會真正的帶領軍隊和百姓們將這些爛成賊子完完全全推翻,畢竟相比較於就大明帝國與水火,自己坐上那個位置恐怕更爽,所以建文皇帝祝友們給了他們那些人那樣的機會,就意味著權臣當道,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陛下駕到。”
“陛下駕到。”
“陛下駕到。”
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甚至還有些人在這個時候還在沉思,可是他們卻被突如其來的呼號聲打斷了,有軍事起碼前來告知他們陛下即將到來。
這個時刻終於要來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興奮起來,一個個都把自己的眼睛睜得大大的,臉上盡力表現出笑容,這個時候就是他們做最好表現的時候,皇帝即將來了,他們要用自己最好的狀態,最飽滿的熱情迎接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到來,這是他們這些天一直所做的準備,整個泉州府從知道那個訊息開始,再到如今真正的等到進入皇帝,朱允文到來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根本就不足以讓外人到,也只有真正的處於事中的這些人才知道,到底他們花費了多少事情。
遠遠的就看見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鑾駕出現了。
明黃色的車。
高高的馬匹,如今泉州府也是水泥路,所以馬匹在上面走得非常的穩當,建文皇帝朱允文一路過來也沒有受到什麼顛簸,再加上他們這些人也清楚灰塵自然是挺少見的,路邊的樹木長得都非常的高大。
可以說越是發達的地方道路越多就越好,因為用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再加上泉州府是海上貿易的起點,南來北往的貨物就在這裡進行交接,自然人多了,貿易發達了,經濟起來了,官府的那些官員們自然想方設法的想多修一些路,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願意來這裡,不管是消費還是貨物的流通,總之這才是幫助他們收穫更多錢財的地方。
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