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地方有限。
南巡的人馬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除了輕微新貴重要大臣那些商人們,如今有大部分人都在外面直接住著帳篷,軍用帳篷,如今的質量還是非常好的,他們再加上自己都有家當,所以想的也非常的清楚,不跟朝廷的官員擠在一起。
但是他們心裡也非常清楚,那就是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地方也會非常的安全,所以隔得都不是太遠,再加上如今手裡都有銀子,也不會把日子過得太差,只要不跟建華你注意完畢就可以了,更何況這個時候赤裸裸的炫富,那不是逼著朝廷對他們進行處置嘛,畢竟朝廷現在需要大量的金錢。
好在如今這種情況下,朝廷不會真正的對他們做些什麼,大明帝國還是要支援百姓們能夠透過自己的手段改變生活的,他們這些人就是其中的一批,當然不排除有不少人是依靠家族的力量,畢竟幾代人的積累遠遠超過白手起家,所以大明帝國不會去做真正損害這種基礎的事情。
傍晚時分營地還是非常熱鬧的,不管是遠處那些商人們各自的帳篷,還是如今圍繞著建文皇帝,朱允文所居住的那些大成本,都相應的將皇帝圍在了中間,那些大臣們還有商人們的帳篷,也都是按照軍法佈置的,錦衣衛和其他的上職位還有駐軍部隊,都是去探討過的,在那裡有著精細的討論。
皇帝身邊的通證司一直都在源源不斷的做事情,將京師那邊的訊息承包過來,當然更多的是太子殿下已經在近視處理過的訊息,皇帝只會確認太子到底是如何做的,做的好還是壞,未來會出現一些什麼樣的情況,不會真正的在這個時候指使或者是對太子的所作所為指手畫腳。
如今大明帝國有很多事情是和之前不一樣的,他們心裡也都非常清楚,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太子殿下並沒有威脅者,也就是說除非太子殿下自己作死或者說早早的死去,那麼只要他不做出什麼危害大明帝國的事情,整個地位就已經是他的了。
所以見皇帝朱允文不會去打自己兒子的臉,也不會去打自己的臉,頂多是敲打敲打,讓他多注意一些,但不會去推翻,再加上皇帝知道能做出那樣的決定的不僅僅是太子本人,還有留在京師的那一批大臣,這也是他自己的肱骨大臣,雖然他不在京師,但是也並不影響那些人做自己的事兒。
那些人現在還不至於向太子表明中心能夠留在京師,也是因為皇帝的旨意,而不是自己想要巴結誰所做的一些事情,可是人心難測,雖然不會做那樣的事兒,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會有傾向將我們關於朱允文自己非常的清楚,有些時候自己也會偏偏向於一些人,更別說那些在事業上還有追求的官員。
按照如今大明帝國的表現,有不少的官員其實是受到限制的,因為他們升遷可能會很慢,得到的福利可能會有限,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滿意這樣的狀況的,也有不少人會鋌而走險,想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這樣看起來似乎並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朝中所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大明帝國和之前所要判斷的似乎也不是一樣,他們之前所知道的那些與他們本來就應該知道的事情是兩碼事。
建文皇帝朱允炆很是清楚,朝中的那些官員也很是清楚,他們不需要如此走走的戰隊,自然對於某些事情還是掌控在自己手中比較好。
在之前他們有著自己的打算,同時透過這些操作來判斷是否和你朝中的陣勢,畢竟更多的時候是與百姓相關,如果他們真的做了一些對不起百姓的事,那麼就有一些問題了。
好在這些年來各種各樣的變化控制在手中,他們也不會因為這些來造成一些其他的問題。
在安排好明天的事情之後,方中宇又帶著手下人將整個營地檢查了一遍,不管是晚上巡邏的小隊還是商人那邊的生活問題,還是與之對應的朝廷官員的安保問題,所有在他許可權範圍內的事情他都去做了一遍,當然還有不少與他的許可權範圍無關,可是其他人也不會真正的去反對些什麼,因為方中愈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再加上如今確確實實掌控著營地的安全,所以那些人更加的想要透過方中愈來確定皇帝的打算了。
所有的事情還是在可控的範圍內進行著,不管是朝廷官員們的打算,還是那些百姓甚至是那些商人走南闖北見的世面可多了自然也清楚皇帝這一次的打算再加上朝廷官員的洩露,所以他們心裡都清楚的知道這一次到底要做些什麼,而且在之後的日子裡,恐怕這一次能夠獲得的利益,更多利益糾葛是割不斷的,那麼就只能保證給予更多才是對待整件事情的正確方法。
這是一個正確的操作,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