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很多事情做了決定就會堅持做下去,這也是在如今這種環境下必須要堅持做的,如果他們做了一個決定,卻沒有把事情做好的話,那就是待陣朝廷是可以隨時處置他們的,所以他們這些人一個個都繃著弦兒了,就害怕自己手中的事情沒有做好。。
錦衣衛的架構越來越大,對內的對外的商業的所有的只要是與他們有關的東西都越來越多,部門越來越多,所管理的東西就越來越多,方中愈的暗衛也一直在擴張著,當然他們的目的並不是要和朝廷作對,所以並沒有在如今這種狀態下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
朝廷的驛站如今傳遞訊息越來越方便,僅僅兩天的時間。
建文皇帝朱允文批覆給秦王的奏摺,就已經來到了秦王府中。
秦王如今年歲也漸漸的大了起來,所以看起來有些福態,再加上長時間的養尊處優,和其他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他看著自己手中的那一副奏摺,明顯的能夠感覺到心情變得好了些。
下面坐著的都是他府裡的屬官,雖然朝廷這些年來不斷的削減各個王府的用度,但是允許他們自謀出路之後,秦王府過得並不差,當然這也是他交出了一部分軍權的緣故。
秦王府典吏譚軍是這些年來從期望基層慢慢成長起來的官員,雖然年紀比秦王大一些,但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所以秦王非常的倚重他,再加上他在處理,正午的情況下確確實實做的比其他人要好。
所以秦王很是信任他。
“王爺,是陛下那邊人來的訊息嗎?陛下怎麼說?”
秦王想要初始歐羅巴的訊息,其實就是他最開始提出來的主意,至於最後做決定確實有秦王自己做主,他只不過提了一個建議,但是從他自己對情況的瞭解來講,這樣的建議還是非常成功的,至少剛剛他明明的感覺到了秦王是非常開心的。
“陛下已經同意了,我出示歐羅巴代表大明帝國皇室。”
秦王各上奏摺向著他說了幾句,不過這已經是他們預料到的最好的結果了,之前他們也曾想過皇帝會直接把這一封摺子留中,不乏根本就不會告訴他們任何結果,就讓他們那樣一直期待著就行了,皇帝這些年來變得仁慈,有些人甚至暗地裡在說,如果當年皇帝朱允文對待宗室不用這麼嚴苛的話,那些藩王們也不會想著法的和他作對,甚至連自己的四王叔都直接起兵造反嘛。
只不過這些話他們也只能在暗地裡說,說真的,也不會大張旗鼓的去做出一些什麼改變,畢竟這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成為了定局,不會再出現任何的改變,吹吹牛就可以了,沒有誰真的會膽大妄為的去跟建文皇帝朱永文提出一些這樣的建議,那完全就是不把自己的命當面直接往皇帝的刀疤上撞了,所以越是聰明的人早就看出來了,不會真正的去做這些事情。
“王爺既然陛下已經答應了,那咱們也可以儘快做準備了。
王爺,您在上一封摺子,請求陛下將您的土地再分封給您的兒子們。”
譚軍心裡其實很清楚,有些事情他能做的,其他人也能做,他能想到的其他人未必想不到,所以在這個時候他要是想要做更多的事情,自然要幫助冥王更加長久的保留翻網的身份,所以他必須要考慮更多的東西,而不是和之前一樣,只想辦法處理好眼前的困難,對於以後的問題卻絲毫不考慮這一點是非常不可取的。
“這是為何之前本王一直按照朝廷的旨意,將土地分封給了本王的兒子,甚至是本王的弟弟們,可是這些年來,朝廷也並沒有給予太多的幫助,如今還要再分的話,那本王手中的土地可就更少了。”
確確實實這些年他已經做了很多的讓步。
之前他的名聲並不好,倒不是說他一直欺壓百姓,而是畢竟身在皇室之中,有些生活還是比較奢侈的,所以對於封地內的百姓收的賦稅就比較重,朝中給的那些俸祿根本就養活不了他們這麼大人,所以多少還是做了些欺負百姓的行為,地方官員也不是真正的要跟他魚死網破,所以頂多就是彈劾朝廷那個時候也沒有做太多的動作。
再加上建文皇帝朱允文,後來對於這些藩王們態度也變得稍微和氣了一些,所以更沒有人真的要想方設法的置他們於死地了,所以他也倒是收斂了一些,再加上這些年來朝中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也不會真正的要去跟朝廷作對,所以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放鬆的。
“王爺您不要這樣想,如今大民國境內的土地其實說白了還是屬於朝廷的,所以在您手上的,也沒有多少您分給您的兄弟兒子們他們得到了好處,自然也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