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是有一個過程的,就看這個過程是好是壞,或者說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少人受到了改變。
建文皇帝朱允文從最開始的參與者變成了裁判者,現如今的他更多的是願意看到這些人參與進來,然後透過自己的手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而不是像之前一樣,自己親自下場。
如果一些事情完完全全由皇帝親自下場的話,那就意味著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甚至對於更多人來講現在所做的一切,基本上都沒什麼用。
李易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就算是這些年來,他已經在皇宮中慢慢的爬到了高位。
對於皇帝如今的淡然,他其實是不太瞭解的,畢竟他不是皇帝,伴君如伴虎,這樣的話,在皇帝面前依然是,就算是如今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更多人的目光中是一個非常溫和的皇帝。
但是隻有親近他的人才知道,建文皇帝朱允文骨子裡依然有著叛逆精神,就好比當初他的爺爺太祖高皇帝的年號是洪武,而他偏偏選了建文。
大家都以為他是真的仁慈,可是事實上,他也有著自己的狠戾,不然當初也不會像那樣的決心去做出,現在他認為是錯誤的事情,但他依然不後悔,因為那件事情它確確實實要做了。
但是更多的人卻知道,他對於方中愈真的是無條件的信任,這種信任,連他自己的幾位弟弟,那些親王們都完全沒有得到這種信任。
如今的幾位王爺也和其他的叔輩親王一樣,沒有自己的封地,反而一個個都有著自己的差事,這樣的差事大多都是象徵意義上的,不過沒有人會去在意,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能夠活下來已經非常的不錯了。
不是每一個網頁都有機會離開大明國際前往海外生活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能夠遨遊,跟這大明的船隊離開,大明在海岸線上,沿著那些國家一一拜訪。
就算是晉王朱濟熺,在開始慢慢的交出自己手中的軍權之後,都開始選擇了隱退,甚至是寄情山水,當然那個時候因為方中愈的緣故,他如今過得非常的不錯,甚至也打算離開大明國境去探討一下西邊的國家。
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不是要發現什麼,而是要失去什麼,但如今的這種事情卻恰恰意味著他們得到,因為他們有了更大的自由,皇帝如今限制他們的無非是繼承皇位的權利,這是建文皇帝朱允文有著紫色,所以這一切的希望就斷絕了。
既然已經在這個位置上沒有什麼了,那為什麼不在皇帝那裡留一個好形象,為子孫後代謀福利了。
現在的他們其實已經看得非常清楚了,建文皇帝朱允文正在把他們朱家鍛造成一個更加強大的宗族,而不是像之前一樣。
之前朝廷不斷的在防備著他們,甚至可以說生怕他們紳士,這也是當初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如今卻不一樣了,建文皇帝中有人希望他們能夠融入百姓之中,甚至可以說,在各種個方面影響百姓,影響那些權貴,否則的話,祝家遲早會被他們趕下皇位的。
在把自己收拾的非常妥當之後,李易離開了自己的住所,前往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面前。
一路上的他表情並沒有什麼變化,在其他人看來這就是非常嚴肅的表情,那些一路跟著他的小太監們卻沒有絲毫的緊張,他們知道,一旦是否像現在這樣表現,也就意味著今天他可能要做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那些人就更加小心翼翼的伺候,不會耽誤自己師傅一丁點的時間。
皇宮還是有規矩的,就算是這些年來建文皇帝朱允文放鬆了不少的事情,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所做的事,因為規矩始終是規矩。
“陛下,這是下面來的摺子,都是請求儘快處理孔家的。”
李易遞上了盤子,上面裝滿了摺子。
本來這樣的事情不該他做,但是今天畢竟是一個特殊的時候,他想要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徹底,自然就需要他親自來了。
有一件事情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肯定不止這些東西,但他卻挑選了一些東西。
有些東西沒有放上去,是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當然更重要的是,孔家的摺子太多太多了,雷聲大雨點小的折,他也沒打算放上去,那純粹是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同時也是在浪費皇帝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拿起那些摺子看了看,很隨意的翻了翻。
“還有別的嗎?”
“有,但是都是些套話,空話,不痛不癢的。
就沒有拿過來。”
李易弓著身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