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容易,同時也沒有那麼簡單的結束。
司令間太監李易,突然之間就要離開京師,代替皇帝前往大明南洲慰問侯爺廖銘,燕王朱棣,齊王爺。
對外宣稱的訊息是這樣的,這倒是讓很多人感到驚奇,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時候也不太敢去打探,畢竟如今是多事之秋,朝廷沒有處理好孔家的事情之後,再有其他的事情發生的話,一定會牽連到自己的,這是很多人的想法,所以並沒有人去追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方中愈倒是在第一時間得到這個訊息,當他看到彙報的時候,其實沉默了許久。
他想起了那個人,想起了那個,曾經在宮中,與他有過數面之緣的人。
甚至他還想起了另外一個人,那就是老鍾叔,那個秉承著太祖高皇帝命令的人,在最終一根長繩結束了自己的命運,如今陪葬孝陵,也算是有始有終了。
“大人,李易他,”
汪雨辰也有些嘆息。
李易能夠走上如今的位置,除了靠他自己的本事以外,當然也有錦衣衛的作用,方中愈對他的幫助其實是很大的,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方中愈出手擺平了不少的事情。
當然李易並不是錦衣衛的人,他和錦衣衛只是合作關係,更準確的說他只是和方中愈有合作關係。
當然,李易在這個時候,有這樣的舉動,其實並不是太多的意外。
雖然說錦衣衛裡面除了方中愈,也就只有汪雨辰知道這件事情了,他們都是單線聯絡,甚至李易的訊息,他手下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到底傳給誰了。
“沒關係,人各有志,如今他能做到這一步,說明他確確實實希望朝廷變得更好,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皇帝變得更好,如今能夠讓皇帝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當初我就有想過,只是那個時候,如果我提出來這些東西,朝中恐怕有一大部分的人要跟咱們對著幹,所以我選擇了放棄,沒想到他居然能夠提出來。
也就是說呀,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像咱們這樣想的,也許咱們一往無前,在這個路上有的會捨棄,有的會堅持,但總有人會在他需要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做某些事情,他就是其中之一。”
方中愈對這件事情看得很淡然,也許這些年來他就是依靠著自己的淡然,才把這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了,因為對於更多人來講,沒有人像方中愈這樣,在整件事情中無慾無求,雖然身邊的人有很多要透過他來獲取這些利益,但他自己對於這些卻沒有更大的渴望。
當然這只是他的想法,可是在其他人眼裡卻不這樣想,因為能夠讓方中愈做到現在這一步的是因為有更多的人能夠獲得利益,況且方中愈的權力也來源於執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方中愈之前就是因為他是一個旁觀者,所以他能夠看清楚很多事情,但是如今他透過自己的佈局,也透過別人的佈局漸漸的踏入了這一巨大的棋盤之中,所以現在的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局內人,自然看不懂更多的東西。
但是他身邊的人卻能夠看清楚,那就是方中愈現在變得其實和很多人一樣。
已經漸漸的和權力掛鉤,甚至是沉迷於其中而不自知,當然現在他的權力還沒有威脅到普通百姓。
“那宮中這邊的空缺還要找咱們的人填補嗎?”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雖然宮中有他們控制,但皇帝身邊的訊息,當然是級別越高的人,接觸的越多,況且能夠在皇帝身邊獲得更多隱秘訊息的人,也是皇帝所看重的心腹。
他們並沒有想對皇帝做些什麼,只是有些事情提前知道總比不知道要好,況且建文皇帝中英文信任方中愈,並不代表這就限制其他人信任其他人,在某些情況下只是一種策略。
汪雨辰從一個大局觀的角度上來判斷這個位置,肯定是需要有人填補的,能夠使他們的人自然是最好。
畢竟他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他要考慮的還是如何將自己的位置保住,這些年來寢室裡很多人都知道他,同時對他也非常的敬畏。
況且他身後還有這麼多人,他也要為那些被他弄進錦衣衛或者在為錦衣衛服務的人考慮。
“暫時不用了,讓陛下自己決定吧。
確認一下,李易家是否還有其他人,著重培養吧
不過,不要用咱們的名義。”
有些時候方中愈甚至在想,要不要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做一些事情,或者說要不要牽扯到更多人進來,有些人選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