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大事,父母在場,高朋滿座。
這世上,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了。
方中愈來了。
帶著小郡主來了。
一群人跟在他們的後面。
紅袍。
喜慶。
方中愈臉上帶著笑容。
這才是大家看到的樣子。
小郡主蓋著蓋頭,自然看不到她的表情。
但是更多的人確實知道。
今天她是高興的。
這麼多年了。
大家心裡都清楚,從最開始皇太后提出來的時候,他們就清楚會有這麼一天的。
只是,都沒有想當,這一天來的這麼緩慢。
如今心願達成,自然也沒人會去說其他的不是。
鞭炮聲聲,歡笑聲。
如今就是這樣。
這世上,有太多的不捨。
到如今,就是幸福。
方孝孺在上面看著自己的兒子,也是思緒萬千。
多年前,兒子醒來。
那個時候,他可沒有想到,兒子會有今天的成就。
那個時候,他甚志是,只希望兒子去看看,去見見外面的世界。
然後回來,參加科舉,讓後在透過他的運作。
慢慢的在朝廷上有一絲地位。
誰知道,兒子靠他自己,現在就已經走到了這一地步。
已經遠遠的超過自己家。
甚至是自己和妻子還要依靠中愈才能夠享受更多朝廷賜予的榮譽。
這一點,大家都清楚,但是卻沒有人能夠質疑。
因為,方中愈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因為他立了功勞。
朝廷需要平叛,方中愈就帶著軍隊去掃滅叛軍。
朝廷需要金錢,方中愈就主持貿易。
朝廷需要開疆拓土,方中愈就幫助尋找到了大明南洲和大明北洲。
朝廷需要大量百姓,方中愈就鼓勵生育。
朝廷需要教化百姓,方中愈就到處開辦蒙學,建立大學。
朝廷需要羈縻邊疆,方中愈的人就去那裡王化。
…………
所有你能想到的一切,方中愈都做過了。
別人想立的功勞,方中愈都做了。
他只需要在上面叮囑就行。
也就是說,他用建議,就幫助很多部門有了突破。
這一切,都讓他,有了如今的成就。
皇帝給予的是支援,不是恩賜。
在這種狀態下,方中愈所做的一切,都被看做是,無私奉獻。
這件事情,對更多的人來講,沒有絲毫的好處。
但事實就是如此。
來到方家的賓客中,大部分都是朝廷的官員。
他們來這裡,原因很多。
最重要的是,他們要來露個臉。
也許跟方中愈並沒有太多親密的關係。
也許只是工作的上下級,也許只是某一個方面,可能跟方中愈有一些交集,但他們今天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祝賀方中愈。
某些事情需要有一個度,方中愈方家沒有大肆操辦這個事情,但就算是如此,他們的檔次也是高於許多的。
道理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兩個家族實在是太大了。
魏國公徐輝祖,就算是再低調,他的身份地位也在這裡,所以國公府對於整件事情看得還是非常的重。
就算是他們不會刻意提出什麼要求,方家這邊也是要按照規矩來做的,甚至是比之前還要做的更加的多。
大家看這兩位新人,漸漸的向他們走來,一個個都非常的高興,臉上的表情也是非常的精彩。
至少笑容這個時候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這些人也不會去做一些其他不合理的事情,道理也非常的簡單,現在大家都在努力的做。
一對新人邁進大堂,周圍裡,如今能站在一旁的都是比較親近的人,當然更多的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
“一拜天地。”
二人慢慢的跪了下去,向天地叩拜,這一點是所有人都認可的,現在不是也跟之前的差不多。
“二拜高堂。”
方中愈和小郡主又像方孝孺和方鄭氏跪拜下去,這倒是讓兩人非常的高興。
方孝孺就算是再死板再嚴肅,這個時候也是滿臉的笑容,嘴裡還連聲說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