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聞鼓響了,皇帝把敲鼓的人帶進皇宮了。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遞出去了。
各部尚書,御史臺,大理寺,宣傳部,等各大部門,聞風而動。
也許有些事情說不清楚是什麼鬼。
建文皇帝朱允炆,這個時候,也在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這些大臣們,這個時候也沒有過多的交流。
因為這個時候不管他們做什麼,可能都有嫌疑。
這個政治風險是不能冒的。
大家都是過來人,也都是明白人。
事情自然清楚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不管是誰跳出來,對他們來說都是好事。
但絕對不是自己跳出來。
事情就是這麼的簡單。
來皇宮的各位大臣,表情不一。
有人滿臉心事。
有人難受的像死了爹媽一樣。
而有的卻在思索,到底發生了什麼。
沒有幾個人知道會發生什麼。
但大家都知道一定會有大事發生。
方中愈去拜訪諸位大人的時候,有些事提示了幾句。
有些人卻是一句話都沒有說。
在他們看來,也許這才是自己的狀態。
建文皇帝在這件事情上到底會是個什麼態度,現在的他們根本就不知曉。
從宮門口,到達皇帝的暖閣距離並不遙遠。
可是這些人似乎走得都很累。
沒有一個人有笑容。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就算是兵部尚書齊泰也沒有笑容。
雖然最開始,他心裡也知道,方中愈會在這一段時間,發起對孔家的進攻。
甚至是在南方的軍隊也要開始動手。
可是,他沒有想到開局就玩得這麼大。
他不想把這件事情靠在方中愈身上。
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
越是靠近皇帝所在的地方,他的感覺就越強烈。
沒辦法,這才是他應該知道的事情。
這件事情,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會善了。
兵部尚書齊泰知道之間事情的結果,所以現在他有些很後悔答應方中愈了。
這一次好像是玩大了。
司禮監太監李易開始審訊了。
其他人來審訊,他還不放心呢。
“說吧,你是什麼人?”
這是最基本的,雖然他知道。
很快錦衣衛那邊就會有相關的資料送過來,可那也是以後了。
現在他的問出來。
不然就是丟了皇家的裡面。
皇帝的的想法很重要。
李易也知道皇帝也想知道到底要怎麼開端。
所以這件事情其實很好解決。
只不過,接下來,他們還要面對群臣。
如果群臣,沒有被說服的話,接下來出的問題就是他們的了。
這一點他們是不能忍受的。
皇帝在這一一點上,還是對他們有著充分的認識。
皇帝的權力很大。
但是臣子們的權力也不小。
這一點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所以,大家都保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下之下。
方中愈能夠有現如今的權勢,除了有陛下的支援以外,更重要的是,現如今,各個部門依靠方中愈的建議,獲得了不少的改變。
大家既獲得了事實上的利益,有獲得了好名聲。
在民間還有很大一部分民心所向。
在這個時候呀,不支援方中愈可就說不過去了。
他們是支援,不是依附。
這一點每一個人都看得清楚。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想要依附方中愈。
不過大家的想法不一樣,確實也不會有一些衝突。
在這件事情上,人們還是比較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想要什麼的。
皇帝高高在上,與他們太遠。
但是方中愈不一樣啊。
經常出現在百姓的視線之中,更重要的是,小方大人帶來的東西,充斥在他們的生活之中。
所以大家的想法,就會有所偏頗。
支援方中愈的人自然也會越來越多了。
“你是誰?”’
那中年男子,看了眼前的這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