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對於更多人來講,也許最開始他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許在他們的生命中就沒有這些東西。
帝國的變化牽扯到了很多的人,很多人知曉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更多的人是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存在,不過絲毫不影響如今他們所知道的種種變化。
皇宮裡的演講還在繼續,議事長其太其大人,一直在訴說著自己的主政主張,這些年來他在兵部尚書的任上做了不少的大事,甚至可以說如今大明帝國的軍事實力變化到如此這個帝國,他有一大半的功勞。
只是大家心裡都清楚,有些事情想要獲得就必須要付出代價,他也不是沒有做出一些事情的。
比如說兵部尚書如常,這些年來一直都在北方前線,為什麼遲遲不回京?除了之前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他們知道,如果回了京師,恐怕要跟兵部尚書齊泰其他人對上,到那個時候,兩個人恐怕會出現一些爭端,會使朝廷動盪不安。
原來他在前線一直擔當著前線的訓導官主管。
雖然不是軍事主管,但他的權力並不小,畢竟他和他手下的人接觸的更多的是那些下面當兵的人。
當兵員的素質越來越高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講道理,甚至是在某種狀態下用自己的所有的一切來扞衛作為軍人的榮譽。
大明帝國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軍人的力量一直都在增強,甚至是朝堂上隱隱約約還可以壓制完成一番,只不過如今大家都心裡盯著發展,所以內部爭鬥的事情並沒有像以前那麼劇烈。
兩宋時期的防備武人在大明帝國的如今狀態下並沒有發生。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今武將們的勢力並不弱,不僅僅有幾大元帥甚至是軍事改革中的諸位將軍,還有方中玉的支援。
這所有的一切發生之後就讓他們不得不鄭重起來,畢竟文臣們也要考慮,自己真的做了一些事情之後所獲得的利益不可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的情況做出來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大明帝國一直在對外擴張,也就意味著戰爭會時常發生,不管是大戰還是小戰,不管是對外戰爭還是對內壓制,所有的需要他們的地方他們都會及時的出現,這也就告誡那些文臣們不要隨隨便便做事情,否則的話到時候仰仗他們的時候,可沒有人會替他們說話求情。
大電影的官員並沒有不耐煩,他們都在仔細的聽著兵部尚書奇態,問他如今非常有威懾性的語言,講述著自己的執政綱領,建文皇帝朱允文對於這一切都是樂見其成的,從他的角度上來說他更願意看到這種樣子,因為他需要更多做事兒的人,而不是隻想著如何把他手中的權力弄走,而什麼事情都不做的。
這些年來,雙方合作的還算不錯,畢竟只要是他願意放鬆的,對方最終都能夠獲得,這也就說明了在整件事情中他們做的事情並不差。
“我們始終堅信在陛下的領導之下,大明帝國會變得更加的強大,大明帝國的擴張永不停止,大明帝國的目標是,凡我大明龍旗之下,皆為漢土,日月所至,皆為漢民,望諸君團結一致,共創大業。”
歷史上,期待其他人說的是慷慨激昂,這聲音一看就是練了許久了,不僅打動他自己,還要打動場內所有的人,現在看起來效果確實不錯,方中玉看著他就想起了護士中那些侃侃而談,在上面大家忽悠的傳銷,人物畢竟那些人也是這個樣子,嘴裡說的全是道理,心裡想的全是主意,只是希望大家能入開,不過現在看來似乎效果非常的不錯,畢竟朝廷官員們也有自己的追求,只要在完成大目標的時候,最終也會讓他們獲得不少的好處。
議事長齊太齊大人,轉身向建國皇帝朱允文行了一禮,然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大殿裡爆發了,精長不息的掌聲,大家心裡都很振奮,有些人甚至是臉色通紅,被這一切都感到震撼,雖然這些話有很多不是第1次聽見,但是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裡,聽到這樣的話還是能讓他們感覺到不一樣的,那就是帝國真的打算做更多的事情,至少現如今的他們是沒有辦法完全撐得起這一副場子的,只有用更多的人更多的時間,來做這樣的事情。
“眾卿,凡大明龍旗之下,皆為漢土,日月所至,皆為漢民。”
皇帝朱允文站起身來向著大臣們又把這一句話重複了一遍,聲音非常的洪亮。
“龍旗之下,皆為漢土,日月所至,皆為漢民。”
不知道是誰突然接了一句,漸漸的大廳裡的呼聲越來越一致。
這是一種想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