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和之前想的不太一樣。
這些年來確實有不少人放鬆了些,進入皇帝,朱允文不再對他們過分要求,只是嚴格要求他們當然,相對於以前的他來說現在可以說是很老,這也是議事長張大人,對於現如今這種狀態的表達。
方中愈聽見他這樣評價,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這反而是一個最正確的認識,他們這些人這些年來做了不少的事,有不少改變,不僅改變了大明整個社會體系,也改變了裡面的無數人,包括金融皇帝朱允文。
其他人也許隻影響了他自己一個人,可是改變了金融皇帝朱允文,那麼就相當於改變了天下人,因為皇帝想要做的事情對於更多人來講,他們是沒有辦法拒絕的,當他們沒有辦法拒絕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會按照他的意思去做。
他們認為皇權太大,所以想方設法的去限制,後來皇帝認為丞相的權力太大,所以也想方設法的限制但是如今,建文皇帝朱允文,反而把權力下放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他們又覺得這樣不太好,畢竟如果皇帝變得太仁慈,考慮的事情就會比較寬容的多,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麻煩。
聽到這些方中愈沉默了,不管怎麼說,現在他說做的一切都已經無法改變了,前面的事情已經取得了效果,後面的事情,他也沒有辦法去幹涉,或者說現在的他們沒有能力去幹涉,只能任由他自由發展。
“大人,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既然您覺得皇帝仁慈,那咱們變得狠一些就可以了,至於您說的外敵,無他,殺了就是。
以前我覺得,我做事兒太過仁慈了,既然現在你也有這種想法,那大不了讓他們再嚴厲一些。
大明在外面的人太多太多了,想要讓他們得到更多的尊重,那就等於咱們自己亮出本事來。”
有問題就必須要有解決的辦法,議事長張大人在這個時候所出資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建文皇帝這些年的改變,可是對於方中愈來講,這樣的改變不好嗎?
天子一路流血千里。如今進入皇帝終於我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除了在特別狀態下,他可能會做一些事情,在更多的時候他都是非常溫和的,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大什麼呢,膽子越來越大,當然是做事的自主性越來越大,他們希望把事情做好,以結果來讓皇帝滿意,而不是顯示出自己可能會動用皇帝的權力。
只要讓金融皇帝朱允文不感受到威脅,那麼所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改變,皇帝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去對諸位大臣有什麼特別的想法,這就是這些年來整個朝廷的改變。
議事長張大人搖了搖頭,他知道方中愈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掌握了強權武力的人最終都會用武力來考慮問題。
方中愈是個讀書人,但同時又是個武人,所以更多的時候他有這樣直接的打算,並不讓議事長張大人感到詫異。
“方法不錯,可是能夠持久嗎?殺得了一時能殺得了一世嗎?更何況殺他們,咱們自己不會遭受損失嗎。
咱們的市民們不需要付出心靈的代價,能換回來嗎?咱們的百姓不需要出太多的賦稅,養活得起這些軍隊嗎?
你一直都強調人口的重要性,難道他們就不是人口嗎?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方式讓他們歸化嗎?
北方的歸化城如今建設的不錯,聽說魏國公,駙馬爺也兩人還去那裡參觀了一番。
對於他們這樣的人,難道就不可以這樣做嗎?”
議事長張大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改變,甚至這些年來他是支援方中愈做這樣的事情的,正是因為由於他的支援,所以很多事情都變得非常的容易,這一點兩個人心裡都非常清楚,所以對於方中愈他是感謝的。
方中愈,也非常感謝議事長張大人的支援,不然也不會在後續的事情上這樣的幫襯與他。
聽到這裡方中愈明白了,張大人確實有了很大的改變,可是作為一個從小到大受著儒家思想教育的人來說,現在他所做的一切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這些年來,他的改變很多,可是依然沒有逃脫。
在他看來仁慈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方中愈所做的那些只適合一開始的震懾,如果想要長期發展還是要籠絡為主。
“大人,你所說的那些也要區別對待的,就算是咱們的敵人,能夠規劃的也只是少數,這也要區別對待的。大明帝國是需要人口,可是是需要老實人,需要更多能為大明帝國作出貢獻,同時享受大明帝國帶來好處的人,而不是一味的崛起,讓大明的百姓將他們當老爺一樣供起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