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的情況又告訴他們,他們做的已經非常強大了。
孔家現在有著這樣的狀況,一定與他們有關係,也就是說現在他們做到了這一步,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嗯,其實是不是隻要等訊息傳遞過來立馬就會知道的。”
“來人。”
“大人。”
“立馬去看,登聞鼓那邊是什麼情況?
問清楚敲鼓的人是誰?”
“是。”
兵部的吏員也不傻。
很多事情與他們有關,很多事情與他們無關,但與他們有關的事情基本上影響著他們的政治前途。
諸位大人都非常的緊張,因為對於他們來講,很多事情,必須要做下去,否則的話,最後可能會牽連到他們。
雖然說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和更多的事情來講,如果他們表現的不好的話,依然會牽連到他們,所以,在這個時候一個個都非常的精密。
相同的安排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畢竟各個大佬們不可能親自的去打探訊息,下面的人自然要跑腿。
孔令生在被大家查探之後,換上了一身衣衫,然後被錦衣衛護送進了宮。
在被護送的時候,孔令生其實表現得很平靜,他打量著身邊的這些人,心裡還在想著,你們知道嗎?
其實我就是你們的人安排的。
這是他的想法,不過立馬他就自己反駁了這種想法,畢竟這件事情如此的隱秘,不可能任何人都知道。
除非他能夠找到,之前那些人就是錦衣衛的證據,否則永遠都不會有人承認這件事情。
不過隨後他又自嘲的笑了笑,就算自己找到了又有什麼關係,那些人也不會承認,更何況就憑他的一句指認,又能如何呢?
這可是他自己願意的。
孔令生思緒萬千,卻絲毫沒有想起他的所作所為到底給其他人帶來了多少的麻煩。
不熟大人們都在嘆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朝廷看似穩定,但現在看起來,事情還有很多。
好不容易安靜下來的大明朝廷,似乎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有更多的人參與了進來,也有更多的人開始跳出來,想要獲得更多。
議事長張大人在接到訊息之後有些頭疼。
雖然在之前他就猜到了,朝廷裡有人在針對孔家,甚至他猜到了那個人跟陛下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他一直到這件事情發生之前都沒有把那個人歸結到就是陛下。
畢竟儒家還是大明帝國統治的根基,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可能自己來挖這個根基。
他沒有想到的就是,皇帝已經,找到了可以替代孔家的部分。
揮手擺退了前來彙報的家僕。
議事長張大人覺得自己的心真的很累,他沒有想到事情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又有人來敲鼓了,多年政治經驗的他很清楚,只有落井下石,沒有雪中送炭,所以這個時候來的人一定跟孔家有關。
他不相信地方上那些人完全就可以忽略掉別人的冤屈,甚至是已經要讓別人把冤屈都告到京師來了,除了與孔家有關的事情,他實在是想不到。
更重要的是錦衣衛在各地方的暗探,難道一點訊息都沒有嗎?
正是因為他知道錦衣衛在各地有著非常強大的情報體系。
對於百姓們,真的有冤屈而上告無門的話,錦衣衛一定會出面解決的。
再加上有吏部與御史臺的調查組,由大明宣傳部的宣傳力量,他不相信個地方,還有人真的敢做老百姓們上告。
所以除了為孔家而來,沒有其它任何合理的解釋。
整個朝廷在京的京官們,如今都已經得到了訊息,不管是在家休息,還是在各自部門裡工作還是外出,進行公事上的處理,他們都在第一時間得到了類似的訊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想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但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也許就是動/亂的開始。
沒有人想到,這個動/亂甚至建文皇帝朱允文親自弄出來的。
或許想到了也不敢說出來,畢竟有些時候說真話是要犯忌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