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這樣在,在很多人眼裡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沒有,他們自己的生活那麼重要。
建文皇帝朱允炆有自己的想法。
這也是方中愈知道的。
朝中的大臣們心裡也非常的清楚。
在這一刻,他們也知道在整件事情中,朝廷的態度更多的是因為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原因。
遠在山/東的鐵鉉這個時候,也有一些心累。
這些年他在山/東做了很多的事情,就算是朝廷的政策他也一直支援著。
所以山/東的變化還是挺大的。
在加上往北就是北平前線。
那個重要的大明帝國軍事重鎮。
魏國公徐輝祖,駙馬爺梅殷在這裡長期駐紮。
也就是他們的人,對於軍需物資有著強大的需求。
所以這一些在這一刻就是現在他們知道得那樣。
山/東生產的大量物資就是源源不斷的從山/東各府縣運往前線的。
除此之外,山/東也接受了大量前線來的草原物資。
比如牛羊和毛皮。
當然還有更多的東西。
比如說朝廷發現的各種礦產。
如今山/東也因為鐵鉉的極力爭取,有一部分礦石也是運往這裡進行冶煉的。
犧牲的多,獲得也就越多。
這樣的道理那些百姓們不是不懂。
但他們還是做了。
因為要活命。
朝廷給予了好的政策,在加上方中愈的那些話,讓他們深信不疑,因為在他們眼中,方中愈還沒有失敗過。
方中愈告訴他們,想要獲得更好的東西,陛必須依靠自己。
否則的話,這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用。
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知道這一點,才會支援方中愈做這些事情。
這也是那些支援方中愈的人所深信的。
順應時代的變革,這樣的文章在大明報上有很多。
他們在歌頌朝廷的政策的時候,也會不斷地告訴百姓們怎麼做。
百姓們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雖然也許他們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能力。
但可以說是在這件事情上,他們選擇了支援。
這個年代可沒有誰鼓吹,你看到的都是朝廷讓你看到的。
背後到底有什麼,誰也不知道。這個時代,百姓們也不是瞎子。
他們能看到,現在朝廷有錢給他們修路,修橋。
只要他們願意去工地上做工,也會有相應的報酬。
他們也能看到,現在的他們可以吃飽肚子。
十年前,打仗的時候,他們可是吃過樹皮的。
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
百姓們更願意相信,朝廷真的子啊為他們考慮。
大明帝國需要更多的人。
這也是朝廷願意看到的。
山/東現在已經是人口很多了。
因為他們的生活有改善。
願意生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了。
鐵選這些年,做得很好。
只是這一次他有些傷悲。
孔夫子沒有錯。
孔家也沒有錯。
但是強大的孔家就是錯誤。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為什麼孔家依然不會收斂呢。
這樣的他也想的通。
東西到手了,哪裡能夠那麼容易放下。
好東西用久了,都還有感情呢。
這些年,這麼多代的朝廷,都對孔家禮敬萬分,那不是沒有原因的啊。
也就是說在這整件事中,孔家的問題也許根本算不上問題,但是現在把他引爆出來確實是已經超越了很多人的想法了。
方中愈或許就是因為看中了這一點,才會在這個時候發難。
鐵鉉也不得不佩服方中愈。
這個年輕人他見過。
有激情,有能力。
是那種,在人群中就不會被忽視的人。
也就是說,這件事情已經不可挽回了。
鐵鉉一個人在布政使司呆了很久。
沒有人來打攪他。
值房裡的其他人,也不知道,自家大人為什麼一直沒出來。
鐵鉉深刻的知道,這一次,錦衣衛來人,根本就沒那個必要。
看似是希望他能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