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會引起最大的變化,這就是一個時時刻刻存在的道理。
方中愈頭腦裡所充滿了歷史知識,還有他所瞭解的一切關於大明和大明周邊的一切,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既然已經變化了,那麼所有的一切他都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了,當然也不可能按照之前的應對來做出相應的措施,現在的這一切都只能慢慢的改變。
大明帝國曾經西北最大的敵人,鐵木爾帝國早已經分崩離析,帖木兒大帝也在死去之後他的侄子們開始爭奪帝國的大權,所以互相打仗,那一片土地並不安寧,這也是為什麼,方中愈能夠讓朝廷依然在北方陳列大軍,但卻不實時的向北和西推進的緣故。
他們依然在處理草原部落的人,羅剎國現在已經開始和大明帝國的人接觸了,當然所有的一切都還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沒有誰會把這件事情當做一個特別重要的事兒,只是民間的交流,官府的交流並不會透過這樣的渠道去做,那些人還不夠資格。
按照方中愈的推算,大明帝國軍隊並不適合現在向外快速出擊,時間還不夠,所以更多的還是練兵的狀態,只要保證如今打下來的土地能夠長久的,在大明帝國的統治之下就已經是大功一件了。
位於邊境的那些將軍們,如今都有一些茫然了,之前他們拼命的打仗,是因為帝國還有敵人,甚至可以說帝國還有威脅存在,但是現在這樣的威脅越來越少,他們都有一些害怕自己會不會被侵犯,好在,如今大明帝國的掌權者武將也有很多人並不懼怕他們所做的這些事情,所以這一切又變得相對簡單了起來。
思想工作一直都是存在,當軍隊裡開始有了這樣的苗頭之後,訓到關門,立馬就把這樣的苗頭掐滅了,他們也不可能允許這樣的思潮在軍隊裡出現,這是對帝國軍隊的最大的威脅。
整個朝廷現如今都有著大的方向,那就是保證大明帝國在未來50年內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這需要大量的時間。
不是表面上的強大而是事實上的強大,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必須不斷的考慮。
議事長齊泰齊大人和他所領導的議事團隊,開始對整個帝國可能遇到的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同時加大應對措施的制定,他們要保證在大明帝國之外不會有太大強大的敵人出現,但是又不能沒有敵人出現,朝廷必須要時時刻刻有這樣的危機意識,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中亞和西亞那邊依然很混亂,但是方中愈卻不想去管,建文朝廷也不希望,這樣的事情能夠變得穩定下來,畢竟一個泰國穩定的通道是不符合大明,利益的大明必須要保證,那你可以通商,但卻不能有一個穩定的政權,因為那樣的話遲早會成長起來,成為大明帝國的大話。
方中愈隱隱約約記得,歐洲的大航海就是在這個時期進行的,好像就是在大明帝國時期才開始的。
那個時候歐亞大陸的帝國處處征戰,奧匈帝國發展的特別強大,所以讓歐洲人不得不發展航海,這也就造就了強大的歐洲。
雖然記得不太真切,但是他清楚的知道一點,航海的發展一定會帶來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大明帝國發展的越來越強,但是他也不希望那些可能成為大明敵人的國家,發展的更加壯大。
好在如今大明的探索隊有一部分,還是到過歐洲,所以在那裡也有一些簡單的貿易點。
這些年的發展還是挺不錯的,雖然還不能合法的擁有一些強大的軍事組織,但是隻要為了保護貨物,他們也是能夠出動不少的人的,再加上大明帝國的海軍如今發展的非常強大,只要他們護航,現在還真沒有出太多的事情。
大明帝國的疆土如今越來越大,除了草原部落,被完全消滅或者是驅逐,北邊一斤,近乎接近奇蹟與小小的羅剎公國,都已經接壤了,南邊海島之上,如今基本上活躍的都是大明本土的力量,要是方中愈願意的話,那你立馬會成為大明帝國的領土。
如今的大明,疆域是非常大的,已經遠超了盛唐。
前沿的疆域也非常大,但那個時候他們更加註重的是掠奪搶劫,而不是進行有效的統治,所以很多人是不認可他們的疆域的,但是現在大民所在之處都會派下文官進行治理,所以越來越多的地方是真正的納入大明帝國的統治的,大明混一圖上是有他們的名字的。
這些年來大明的探索隊,探索世界各地將大明混一圖土補充的越來越完整。
未來的大明子孫可以依靠這一份地圖來看待天下各國。
可以說如今大明不論是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