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大臣看著眼前的一切,都有些意外,本來齊泰讓皇帝寫罪己詔的諫言都已經讓他們深思了,現在黃大人直接淚灑金殿,這就讓人奇怪了,不過大家也都用黃大人忠君愛國來解釋了,只是這種情懷還是讓大家有些佩服,是不是真的那就不知道了。
“黃先生言重了,先生忠君愛國之心,全體朝臣有目共睹,先生落淚傷心,朕也有同感,先生萬莫再哭,不然朕怕是也忍不住了。”說完,竟有些哽咽,畢竟家國淪落至此,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黃子澄一聽,便立馬止住了哭聲,要是因為他,帝王哭泣,這要是被記在起居注上,可不好,所以,他還是很慎重的,抬頭告罪,“臣有罪,陛下安心。”
禮部尚書陳迪見狀立馬跪下來說道:“陛下,是臣等無能,連累陛下,陛下萬不可有如此想法,不然將我等置於何地。陛下為人皇,為天地人主,若言此語,皆為我輩為臣不忠,陛下言辱,皆為臣等不才,但今日之事,陛下應當寬心,臣等斷無拋君棄國之舉,望陛下.體察臣等,從長計議。”
“好了,諸位大臣的心意朕已經知曉了,現在起,還是討論燕軍南下之事,總得有個解決辦法,不說一次性達成,總要給一些建議。”
建文帝也知道在坐諸臣可能會有一些有想法,但總不至於在這個節骨眼上,還跟他打馬虎眼。
諸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方孝孺出來說道:“皇上,臣覺得諸位大臣都說的有道理,為了顯示陛下的誠意,還是請陛下下罪己詔,上啟黃天,下示厚土,昭告萬民,呼籲各地衛所,黎明百姓,嚴陣以待,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這話聽著怎麼有些拍馬屁的意思,方大人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呢,這可有些不像他的為人啊?
“你們,都是這個意思?”建文帝看著他們,雖說他們不言語,但是基本上都代表了一群人的意思,朱允炆現在有些不喜歡這樣的議事方式了,他需要的是那種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議,而不是等有人提出來後,在這裡大家發言支援誰,難道就不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將自己的想法集中起來,篩選出一個最佳的方案,這樣既然是大家自己討論出來的方案,那麼必然肯為他付出,讓這個計劃得到恰當的施行。
他聽說中愈手下的三俊樓和食品行業協會,印刷行業協會都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的,不僅處理事情速度非常快,而且每個人都出力了,刺激了大家的積極性,也都為這個集體做了貢獻,大家不僅更團結,而且,人們也是在一起更好地為集體服務,最後獲得的也更多。
錢,才是最重要的,名利場,不是誰都可以逃得出去的。
“臣等支援方大人的建議,還請陛下早做決斷。”眾位大臣異口同聲的說道。
建文帝也知道了,他們就是這麼個意思,反正現在這種問題都不是他們的問題,那大家就努力讓陛下做一回,陛下仁德,罪己謝罪。
“既如此,那就擬旨,還請三位先生做主,捉刀。”
“臣遵旨。”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三人答應了下來,畢竟這件事情還是他們來做較好,真讓陛下來寫,是做臣子的失儀,今天他們本就有些逼迫的意思,還要做的更過分,那就不好了。
這段時間,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很多既定的事情都沒有完成,朝廷除了在不斷地籌集糧草器械,不斷地運往前線,還有就是肅清京師以及京師附近的奸細,各大部門合作的以工代賑專案也在源源不斷的進行著,安置了不少的流民,但是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在不斷的出現,主要是南北方的差距和南北方官員的情況,他們似乎更加願意看看,北方與南方誰將獲得最後的勝利。
他們現在的確愈發的理解中愈那時的話語了,這個政策出現之後,各部門間的嫌隙都變少了,當然並不是消失,因為那種可能性幾乎為零,誰都想在朝堂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要不是太祖高皇帝動了太多的刀子,朝堂之上,哪會有他們的存在,所以仁慈的皇帝,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大的知遇之恩。
在決定了這件事情後,建文帝好像非常累了,他擺擺手,示意眾位朝臣退下。
他,也許是真的累了。
“臣等告退。”眾人行禮依次告退,依次退出了殿堂。
似乎又想起了什麼,建文帝一手撐著頭,另一隻手揮了揮,叫道:“齊先生留一下。”
“是。”齊泰一聽,便又轉身回來,其他大臣只是稍一愣神,便都走了。
兵部尚書茹瑺,今天沒有發言,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