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給留下的眾位大臣賜坐,這段時間內,朝廷的事情發生的太多了,每個人都很忙,不管是各自部門的要務,還是集體操作的如處置北方的流民,支援北伐軍隊,還有就是以工代賑政策等,也因此眾位大臣的身體也都有了些明顯的疲勞,建文帝體恤大臣,近些天來議事都是安排座位的,也上了上好的茶葉,中愈他們送進宮來的點心也有,分給了各位大臣吃了。
“臣等附議。”大家也接連了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希望朝廷能夠果斷採取措施,對這件事情進行處理,畢竟生命只有一次,說不定下一刻,掉腦袋的就是他們,這種賠本的買賣他們可不幹,叫你,你也不會幹的。
建文帝看見手下的眾位大人,這還是少有的幾次大家有著共同的想法,朱允炆心裡有些安慰,但是是事實上還有有些問題,他們的遠見還是有些差,畢竟目前真正的危機還沒有到來,他們有這樣的表現也不能說有問題,只能說處理朝政上他們都是能手,甚至說官場上的規則他們都吃的透透的,哪裡該怎樣說話,哪裡該反對,哪裡該支援,他們都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比起大局觀,他們還是有些欠缺的。
“方才老師和諸位愛卿所說,朕都照準,你們商量著儘快去辦,不要讓兇手逍遙法外就好,這些人,不論死活,總要給死去的人一個交代。”建文帝的話語,陰冷的不像話。
“陛下,那些逝去的朝廷官員的後事,還有受傷的官員家的安撫,還是希望朝廷給出態度,派人去慰問慰問,對於那些在京中的官員家屬,撫卹金該給的還要給,還要責令應天府尹控制好輿論,不要過多的宣揚,畢竟這對朝廷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做好事,可能要很多事情才能打造成好的名聲,但是一件壞事就能讓之前的努力毀於一旦,名聲壞了,可就難以挽回了。”
方孝孺向皇帝和眾位大臣說道,他聽聞這個訊息的時候,心裡也還是很震驚的,想不到燕王手下的人會這樣做,他也是認為那些人絕對跟燕王脫不了關係,畢竟現在除了燕王,沒有哪一支勢力敢在京師殺害朝廷的人,還做得如此的肆無忌憚。
只是他還是有些意外,自己的兒子呢,錦衣衛北鎮撫司居然對這件事情沒有防範,或者說難道都沒有一點風聲傳出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很想當面問問中愈,這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到底知不知道這些人的存在,畢竟,對付密諜,還是要專業的人來做,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哪裡幹得了這樣的活計,只能期待錦衣衛有更大的發力,早日抓回那些可惡的兇手。
“方師說的極是,那眾位愛卿就商量著辦,總之還是要妥善處理的,不能寒了官員們的心,況且老百姓還看著咱們呢,咱們也不能不管不顧,朝廷的臉面,還得咱們自己來擦乾淨。”
建文帝朗聲說道,出了這樣的事情,他並不是很輕鬆,因為這樣的事情對於他的執政來說,就是個汙點,比之前出的那些昏招,導致官軍大敗的汙點還要大,所以他想要儘快的洗掉這汙點,讓更多的人忘記這一切,主要是死了人,知道的人很多,百姓都不是傻子,現在只能期待老百姓們可以理性的看待這一事件,不會被忽悠之後,攻擊朝廷,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陛下,鑑於京師目前的複雜情況,方先生的辯論講演大會就暫時取消,不開了,現在這個時候再做一些聚集人員的活動,容易被賊人利用,甚至有可能再出一些我們難以控制的事情,於方先生和朝廷,都不是件好事情,甚至有可能他們沒有離開,正在策劃下一個謀殺,這太危險了,懇請陛下考慮。”
禮部尚書陳迪,這樣的事情還是他來說方便,上回也是他出言支援的,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確實是不適合做一些官方性的集體性活動,這些大家也都能理。
建文帝到是沒有想到會影響到這件事,略一思索,看向方孝孺,問道:“方師,陳卿所言,朕也深表同意,如今京師不安,朕也不能保證賊人會在何處何時再次行兇,倘若給了這次機會,說不定會有更多的亂子,因此,先生的辯論大會先擱置一些時間,以後擇期再辦,您看如何?”
建文帝知道方先生所做的是一件大事,關乎國家社稷,關乎儒學興亡,可是在沒有完全保證的情況下,他並不想支援這件事情,太冒險了,他可不想下回突然來個訊息,辯論大賽會場突現奸細,瘋狂砍殺數十人,甚至放火燒掉會場。現場一片雜亂,學子和看熱鬧的百姓互相踩踏,死傷無數,一想到這,就讓他打個寒噤,不妥,真的不妥,他可不想這件事情變成事實。
“陛下思之甚好,考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