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這個結果讓我有些為難,不過如果非要做一個選擇的話,我認為魯普雷希特****的意見更好一些。我們不要懼怕我們的劍不夠太過鋒利,這是一場決定國運的戰爭,無論是那一方都會使勁渾身的解數。”片刻之後,威廉皇帝以無的權威決定了這次爭執的結果,****殿下再一次獲得了勝利。
“從那時候開始,帝國海軍大臣成為了巴伐利亞****的附庸,後者雖然沒有名分,但是卻取代了海軍部作為了帝國海軍的實際指揮者之一,我當時很喪氣,皇帝陛下最終選擇相信一個邦國的繼承人而不是我。但是不幸的萬幸是,這位****的能力確實要遠遠高於我,高於廖勒將,高於波爾將,帝國海軍在他手走向了壯大,走向了輝煌,如果帝再給德意志一次機會的話,我希望帝國依然會選擇魯普雷希特殿下而不是我。”晚年的提爾皮茨再回憶錄這樣寫道。
而作為勝利者的魯普雷希特****也沒有欣喜若狂,貴族的教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這個結果!因為,歷史馬肯森戰列巡洋艦的計劃最開始的時候,有使用6門380火炮的方案,而且這個計劃開始的時候非常受人歡迎,尤其是受到了德皇的支援!
歷史,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出現不僅僅刺激到了德國人的戰列艦計劃,同樣也刺激到了德國人戰列巡洋艦計劃,12寸火炮被指責為太小,而在隨後的戰列巡洋艦計劃,德國人提出了三種口徑火炮搭載艦,分別為340火炮、350火炮以及380火炮。而戰艦的噸位被定在了2.9萬噸到3萬噸之間。
最開始德國海軍傾向於使用6門15寸艦炮作為新一代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原因很簡單,因為15寸火炮的穿透力更強。雖然在隨後的會議有人指出了6門火炮對於火控不利,當有一個炮塔被擊毀後,戰艦無法使用半齊射找準,會降低校射速度。並且有人提出其它國家在選擇主炮數量的時候對於6門主炮也是頗有微詞。到是真正讓這個計劃擱淺的不是技術原因,而是源於一個錯誤的情報。
開始的時候德皇已經認可了15寸火炮搭載艦的計劃,但是後來德國人收到了一個情報,面說英國人在更好的單艦效能和更多的戰艦數量傾向於後者,所以他們決定減少15寸火炮搭載艦的數量,而增加13.5寸級別火炮搭載艦的數量......。而德國人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自然送了一口氣,甚至有人將其稱為“沒有發射一發炮彈而取得的勝利。”既然英國人選擇了更小的火炮,那麼德國人使用15寸炮是不是有點過了?
而這是馬肯森戰列艦設計計劃的轉折點之一。而隨後,德國內部的海軍會議認為,12寸火炮已經可以對付迄今為止出現的所有英國戰列巡洋艦。而350級別的火炮足以應對英國所有的戰列艦。所以他們認為350火炮夠用,與其追求大的穿深,倒不如考慮更多的火炮,以便獲得更好的炮術效果。而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最終選擇了350火炮作為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的武備,而不是開始看好的15寸火炮。
而事實德國人這次顯然被涮了,英國人從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開始後面的戰艦都是15寸火炮,5艘伊麗莎白女王,然後是5艘復仇級戰列艦,然後是胡德、聲望之流。滿手大把的15寸火炮戰艦啊。
至於說350火炮是否夠用的問題,這個沒法說,畢竟沒經過實戰檢驗,不過以王子個人的經驗來看,英國人的部分13.5寸火炮搭載艦的12寸主裝甲帶還是較高的,日德蘭之前可能會有用,但是日德蘭海戰之後,面對加強了穹甲的英國艦隊戰列艦,這個350火炮想要秒殺恐怕有些困難。如果考慮威克斯硬化裝甲對德國裝甲的優勢的話,其實380火炮使用的750kg炮彈在實戰都不一定穩。所以炮彈還需要改。
“第二批主力艦分成兩組建造,1905年和1906年分別開工兩艘戰列艦,在1906年的年,我希望能得到15寸火炮的確切訊息,如果巴伐利亞方面可以在1908年以前完成火炮和炮塔的研製的話,那麼我們是用15寸火炮,如果不行的話,那隻能抱歉了,我給了你們機會,希望你們能夠珍惜。”威廉二世嚴肅的說道,這是他非常重要的一次表態,這意味著,****殿下真正的進入了德國政府的最高層!他不在僅僅是一個邦國的****,一個股東,而是成了董事會的成員,帝國大政方針的決策者!
“但是如果這樣的話,如果按照我們之前的艦隊規模的話,我們的造艦經費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我們好不容易讓議會透過了這個法案,但是卻無法保持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