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持續性上確實有個問題,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在特定的步兵班中配屬更多的BAR機槍,在我們的精銳突擊部隊中,我們準備每一個13人班配屬3挺BAR,這種突擊部隊在定位上接近於貴國的風暴突擊隊。這樣的話,就不存在火力不足的問題了。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西線的風暴突擊隊中,也有配備丹麥的邁德森輕機槍和繳獲的英式劉易斯輕機槍的。這些輕機槍很好的提高了貴軍步兵火力的靈活性。”約翰.勃朗寧這樣解釋道。
“握草,這麼土豪?!”對於勃朗寧的回答,卡里普特也只能說佩服。質量不夠數量補從來就是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而美國人把他們發揮到了極致……。至於說西線德軍風暴突擊隊使用外國輕機槍的事情,這個也是事實,但是這絕對不是所謂的外國輕機槍更好用的問題,而是因為西線軍團規模太大了,導致了普魯士生產的MG機槍數量不足……。對於這個問題,卡里普特等人給美國軍方解釋過了,但是從目前來看,對方似乎認為這是德國人找的託詞……。
而對於勃朗寧的解釋,卡里普特也不好反駁,畢竟他的經驗主要還是在歐洲戰場環境下獲得的,而且他的主業還是大戰略戰役以及裝甲兵專業。對步兵武器這東西他的研究真的不多,他只是感覺到了美國人的說法有問題,但是又不好反駁……。於是,這就有些尷尬了。
“勃朗寧先生,我們不如做個試驗吧?”就在這個時候,卡爾斯少將和馬歇爾走了上來。“我們現在,讓士兵用他們願意的姿態來掃射某一個弧形扇面內的多個目標,怎麼樣?”
“掃射某個弧形扇面內的多個目標?”加蘭德少校皺了皺眉頭。
“沒錯,就是掃射。您看,這款BAR機槍有兩個射速模式,一個模式是單發射擊,一個是連續射擊,如果是單發射擊的話,那麼這款重達7公斤多的武器其實和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一樣。沒有區別,M1半自動步槍的數量更多,而且更輕,所以,我認為這款武器的單發射擊模式是沒有太大意義的,那麼就只剩下連發模式了,各位認同我的觀點嗎?”卡爾斯少將笑著說道。
“沒錯,單發模式只是應對特殊情況,畢竟我們有加蘭德。”馬歇爾少將想了想說道,BAR是一款自動步槍,但是同時在美軍的火力結構中也在承擔輕機槍的使命,所以掃射也是必須的。
連續射擊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點射,另外一種是掃射。點射還分為短點射,一般是3到5發子彈,長點射一般是10到15發子彈。在卡爾斯少將看來,BAR這款武器同樣存在火力延續性差的問題,麻蛋,才20發的彈夾,一個長點射幾乎就沒了,彈容量太少!作為輕機槍是不合格的。
(有些事情吧,怎麼說呢,總不能說存在就合理,也不要以為美國軍事史上的選擇都是對的,至少在班組機槍這個問題上,BAR問題就很大,一般觀點沒人認為BAR是最好的班組機槍吧......。)
而如果是掃射的話,好吧,那問題就更大了,彈容量少是一個問題,射速是另外一個問題,當需要密集火力壓制的時候,只有20發彈夾和500到600理論射速的BAR是肯定遠遠不如德國的MG機槍的,甚至還不如英國人的劉易斯!當然,這是從紙面上就可以看見的資料,實際上在使用方面也有很多問題的。
“其實,在我們未來的交戰環境設計中,我們並沒有考慮長時間的火力壓制問題,所以火力持續性差一些也可以理解。”馬歇爾少將出來圓場了。
“不說火力延續性,我說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卡爾斯少將說道。
“好吧,我們實驗一下。”馬歇爾少將點點頭說道。
在隨後的20分鐘時間裡,美國陸軍挑選出來的機槍射手用BAR和德國的MG機槍多次對遠處的300米外的密集靶進行了小弧度掃射。而在不考慮火力延續性的情況下,設計完之後,當一行人走到靶子前面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問題的所在了,BAR的精度不行!
“BAR機槍的重量只有7公斤出頭,這是一個優勢,但是同時也是一個劣勢,我能很清楚的看出布朗寧先生為了減輕這款武器的重量使用了輕型槍管,並且沒有使用機槍支架。然而,槍支的重量在連續射擊中對於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縱然BAR可以抵肩射擊,但是這不過是權宜之計,因為連續射擊的時候槍身震動很大,直接影響了精度。而如果想要趴下射擊的話,這款武器又沒有支架……。各位能想象一挺沒有支架的速射武器如何能保證精度嗎?我原來沒想過,現在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