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合眾國需要所有參戰人員恪盡職守!我們的任務是摧毀眼前所有的敵軍,哪怕我們所有人要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在進攻之前,帶領美國轟炸機部隊的軍官對自己身旁的隊友這樣說道,而這個命令也被口口相傳到了其它中隊,進攻的通道已經開啟,剩下的就看他們的了!
首先進入戰場的是轟炸機部隊,大部分轟炸機裝備的是500磅炸彈和100磅小型炸彈,其中後者是為了壓制防空火力。為了提高打擊效果,部分飛機裝備的是1000磅炸彈,理論上這個重量的炸彈只能透過水平轟炸投擲,當然,如果你不準備回去的話,那麼也可以進行俯衝轟炸!
此時,日本艦隊新補充的艦載機還沒有爬升到作戰高度,而舊有的飛機被德國戰鬥機群纏住,所以,進攻的美國轟炸機群有大概15到20分鐘的視窗期,可以讓他們盡情發揮!而首先被盯住的自然是日本艦隊中最大的航空母艦飛龍號!
“解散隊形,準備規避!”看著遠處已經進入俯衝攻擊航道的美國轟炸機,貝蒂果斷的下達了命令,4艘航空母艦開始快速分離,同時伴隨的驅逐艦也緊隨著航母進行機動,然而,和美國人有一點不一樣的是,當美國航空母艦遭到攻擊的時候,只要能趕到的戰列艦會至少為航空母艦擋住一側的攻擊,而在日本海軍中呢?分成3個分隊的日本戰列艦隻是在遠離航母的最外圍進行了象徵性的攔截,然後就各自躲開了......。絲毫沒有給航空母艦當貼身侍衛,擋刀的想法!
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美國海軍的作戰原則和戰法參考了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對航空母艦是非常看重的,在交戰手冊上明確說明航空母艦應處於最安全的位置發動進攻,如果當對方艦載機或者其它攻擊手段刺穿了外層防線,那麼伴隨的艦隊有責任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而這個伴隨艦隊中明確提到了包括戰列艦。雖然這種情況在大戰中從來沒遇上過,但是這條原則也被美國海軍原原本本的繼承了下來。所以在面對日本陸基轟炸機的時候,戰列艦部隊分擔了相當一部分壓力,這也是為何星座號能苟下來的原因。
而英國海軍呢。雖然也在搞航空母艦,研發相關戰術,但是在航空母艦的定位上卻非常模糊,在英國皇家海軍體系中,航空母艦被稱為主力艦,但是卻從屬於戰列艦分隊,於是,至少在大部分人眼中,航空母艦的地位是比戰列艦低半頭的,而英國人這樣想,日本人也就直接繼承過去了。
而日本艦隊中的大艦巨炮黨信眾實力強大,於是,當美國人的轟炸機殺過來的時候,一少部分人還在猶豫是不是上去背鍋,而大部分人則唯恐美國人的炸彈落在他們身上,而事後,不少戰列艦分隊的軍官在報告中還振振有詞的說戰列艦分隊在未來作戰中還要面對美國戰列艦,所以,現在過早的折損於整個戰局不利!
不過吉松茂太郎還是準備帶著自己的分艦隊提供一些幫助的,艦隊靠近了一些試圖利用艦上的重型高炮為航空母艦分隊提供一些支援,至於說貼近護航,先不說這位聯合艦隊司令會不會去做,就算下定決心去做了,具體怎麼操作也不容易啊,畢竟現在戰艦真正可以打下飛機的武器就是機關炮,而這些火炮射程都很近,這就意味著護航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必須貼的很近,既要把航空母艦納入到自己的防空火炮範圍內,同時也要給航母留下足夠的機動空間,老實說,這操作其實挺難的.....。
至於航空母艦本身的防空火力,日本人就更糟糕了,航空母艦的防空火炮部署本來就和戰列艦不同,需要一層專門的甲板,美國人在設計新航母的時候預留了一層高炮甲板,但是可惜,日本人沒有留,所以他們只能見縫插針的部署少量高炮,於是乎,如果說美國的防空火炮可以用恐怖來形容的話,那麼日本人的防空火力也只是造成了些許的麻煩。所以,在接下來將近20分鐘的時間裡,美國人的第一擊打的非常順手!
在近乎創大運的情況下,飛龍號航空母艦打下來3架美軍俯衝轟炸機之後,更多的俯衝轟炸機猶如捕食的獵鷹一般對著海面上的目標伸出了利爪!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和機體劃過空氣產生的尖嘯聲猶如死神的哀嚎一般在飛龍號上空迴響,第一輪4發250KG炸彈被丟擲,在空中劃出了一條條預示著危險的弧線,它們從700米到900米不等的高度上被投下,水面上,飛龍航空母艦猶如一條在海面上奔騰的巨龍一般扭動著巨大的船身,發動機功率被提高到了極限,尾部的4個船舵也在不斷調整,高速轉彎產生的巨大離心力甚至讓戰艦甲板出現了明顯的傾斜。
然而所謂守久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