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最終熄滅,無論是勝利的德國、奧匈帝國還是失敗的英國和法國,他們都在修補著戰爭的創傷,戰爭的傷亡和悲慘記憶給民眾留下的傷痕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即使是戰勝國,民眾對於戰爭也十分厭惡。然而在歐洲的東面,已經四分五裂的俄國依然是硝煙四起,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國家的政權而拼死戰鬥,戰鬥的殘酷程度絲毫不亞於當年的東線戰場,對於平民的傷害甚至比大戰期間還要恐怖。
而現在,隨著兩年來的俄國內戰逐漸走向終結,戰爭的情況已經逐漸明朗,以布林什維克領導的紅軍已經在軍事上逐漸碾壓對手!曾經聲勢浩大的白軍被分割成了兩大部分,其中一部分由科爾尼諾夫和鄧尼金帶領,被迫向烏克蘭方向退卻,但是在這裡現在卻是奧匈帝國的領土,兩人指揮的軍隊和隨行的民眾只能在邊境地區徘徊。他們不能向西進入現在的奧匈帝國境內,也不可能向東,因為那是敵軍的方向。在布瓊尼的帶領下,紅軍開始逐漸壓縮白軍。並且試圖將其圍殲在目前的停戰線附近,只不過因為擔心過於刺激到奧匈帝國而暫時沒有執行。
至於另外一部分,則是高爾察克指揮的白軍正在向亞洲方向退卻,不過和歷史上不一樣的是,這個位面高爾察克是絕對不能向遠東方向退卻的,因為那裡是日本人,於是在越過烏拉爾山之後,高爾察克的部隊開始向中亞地區撤離。並且試圖在這裡站穩腳跟繼續和紅軍對抗。
相對來說,科爾尼諾夫和鄧尼金指揮的軍團處境是最糟糕的,因為他們已經退無可退了,東面就是時刻想要要自己命的紅軍,而西面就是曾經的敵人,現在敵我狀態不明朗的同盟國軍團,他們的地盤越來越小,補給品也越來越少,如果再不做出選擇的話,那麼被消滅也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必須做出決定了,鄧尼金,現在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第一條路是向奧匈帝國發出請求,讓我們可以帶著軍隊和人員進入烏克蘭,第二條路就是被對手幹掉,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把我們所有的人都殺掉!”科爾尼諾夫有些焦急的說道。而看到鄧尼金不善的面孔,他又改變了口氣:“至少我們也要從奧匈帝國那裡買一些糧食,用我們手中的黃金。”
和歷史上不同的是,向東撤離的高爾察克並沒有帶著所有的黃金,歷史上總重量高達500噸的黃金中有300多噸落在了鄧尼金等人的手中。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宮廷珍藏,如果願意拿出來變現的話,至少吃喝不成問題。
“那就先和奧匈帝國進行聯絡吧,希望他們出於人道主義原則,為我們提供一些食品和必要的藥品。”鄧尼金說道。
“那麼以後呢?”科爾尼諾夫接著問道。“布瓊尼並不是沒有能力消滅我,他們只是忌憚停戰線另外一邊。如果當他確認,奧匈帝國不會做出過激反應的話,我們也許就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了。我們不可能就這樣維持下去,我們有十幾萬軍隊和更多的追隨我們的平民,每天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我知道,你對於同盟國是憎惡的,但是現在,你至少要為跟隨你的幾十萬人的生命負責。”
“就在昨天,又有超過300多人病死餓死。此外還有在戰線上損失的800多人。他們都是曾經跟隨我們東征西戰的人,有我當年的第三騎兵軍的戰友,也有你當年第八集團軍的兄弟。戰爭已經結束了,無論是對同盟國的戰爭還是俄國內戰,我們已經盡力了,現在是考慮讓更多的人活下來的問題了。”科爾尼諾夫話語中的條理都有些紊亂了,他只是在不斷的說著。
“除非我們向奧匈帝國投降,否則,奧匈帝國是不會接受我們的。但是向奧匈帝國投降,就意味著背叛我們的祖國和民族,布林什維克是我們的敵人,但是奧匈帝國同樣是我們的敵人。”鄧尼金咬牙切齒的說道。
鄧尼金是一個十分愛國的人,在歷史上即使流亡到法國,他也始終關心他的祖國,即使這個國家的政權是他的敵人!在2戰爆發的時候,他就提倡流亡在外的俄羅斯人和國家和解一起對抗**的進攻。甚至於在蘇聯80年代的教科書中,也開始稱呼鄧尼金為愛國將軍。所以,作為這隻軍隊的2把手,他對科爾尼諾夫想要投靠奧匈帝國的想法是堅決反對的!
相對於在戰爭初期就擔任集團軍軍長職務,在軍隊中生負重望的鄧尼金,科爾尼諾夫在軍事上就要差一些了,在沙俄政府崩潰的時候,他雖然也是集團軍軍長,但是更多的只是火線提升罷了,根基並不鞏固,唯一的政治優勢就是他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任命的軍事總指揮,但是現在,臨時政府已經沒了,即使他現在是名義上的一把手,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