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如果單純論投射量和持久火力輸出的話,航空母艦是遠遠不如戰列艦的,就以貴國為我們建造的千歲號航空母艦為例吧,這是一艘接近2萬噸級別的航空母艦,算上甲板繫留的話可以搭載85架以上的飛機。這個效能在目前也算得上頂尖了。”
“但是閣下想想這艘航空母艦的物資儲備,這艘航空母艦隻有250噸的航空燃油,最大不超過280噸!(歷史上的瑞鶴號的航空燃油儲備也不過475噸。)戰鬥機的燃油一般一次飛行大概需要400公斤左右。(包括副油箱)如果是轟炸機或者偵察機的話,則至少要用到600公斤左右的燃油。也就是說,我們的燃油最多也就支撐機群出擊500架次左右!”
“這個架次看似很多吧,但是實際上呢,考慮到每天,航空母艦必須安排偵察機進行偵查和跟蹤,遇上警報的時候需要釋放戰鬥機巡邏,以及再考慮我們長達3個月左右的作戰時間,我們的航空燃油量並不充裕,而且最終,這艘航空母艦為了最後的決戰還要留下至少100個架次的燃油。所以想用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來攻擊船隊的話,單純從燃油上來說就有些不划算。”
“其次,從彈藥上來說,想要攻擊5000噸以上的運輸船,我們至少要用250KG級別以上的炸彈或者魚雷,而我們所有的這個級別的彈藥儲備有多少呢?同樣以千歲號為例,我們的250KG以上的炸彈只有不到300枚。而魚雷更是隻有32發!要是攻擊完全依靠飛機的話,安全是安全了,但是估計最多一個月,我們就要考慮打道回府了。畢竟轟炸機攻擊還要考慮命中率,以及需要多次命中的情況,所以從彈藥角度來說,用航空母艦攻擊也不划算。”貝蒂解釋道。
“然而如果我們用戰列艦來攻擊的話,就要划算很多了,我們可以用主炮攻擊大型戰艦,用副炮攻擊小型戰艦,以扶桑級戰列艦為例,扶桑級儲備的大口徑炮彈數量高達1200發,而副炮炮彈的數量更是隻多不少,從彈藥量上來說戰列艦的表現更好。”
“當然,你要說戰列艦需要接近目標才可以攻擊到,需要消耗艦載重油,這也是真的,但是日本戰列艦的重油多啊,補充也方便,直接用油管拉過去輸油就可以了,但是航空母艦上的魚雷和炸彈是真的很難補充啊,航空母艦的幹弦那麼高,在晃悠的海上用吊車起吊彈藥和魚雷?這個怎麼幹怎麼感覺有些懸啊!”貝蒂最後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道。(注:2戰時期有在海上為戰列艦小規模補充彈藥的事例,但是給航空母艦補充魚雷和重磅炸彈的事情作者君沒聽說過。)
“其實,用美國人的新型大型巡洋艦來做這些事情會更好一些,他們的航速更快,火力適中。但是可惜的是,我們沒有。”島村速雄不無遺憾的說道。
“沒錯,你說的很對,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為航空母艦,加上一定量的戰列艦以及大量的巡洋艦才是未來海戰的打擊核心力量。航空母艦是主力輸出,巡洋艦是多面手使用更靈活,而戰列艦則是炮戰支柱。”貝蒂說道。
“其實,在戰役前期,我是主張限制航空母艦的使用規模的,我們不能讓美國人察覺到我們一下集中了5艘航空母艦,我們可以有限度的動用一艘至多兩艘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執行偵察、防空和反潛任務。當美國艦隊對我們的艦隊構成產生誤判之後,他們會分散自己的力量,然後從而給我們造成各個擊破的機會。另外,戰列艦行動規模我希望也可以限制,每一輪攻擊,我們只用消滅最有價值的目標就可以,而不用考慮全部擊殺,我們投入的戰列艦一般三到四艘就可以。”貝蒂想了想說道。
“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一些偽裝戰艦也可以用上了,我們可以做出一些戰艦依然在港口中的樣子,這樣的話,美國人更容易上當。”島村速雄補充道。“其實閣下的戰術核心就是透過不斷的主動出擊來消耗美國艦隊,以便讓美國艦隊的整體實力處於一個範圍內,無法對我們形成壓倒性優勢吧?”
“沒錯,美國人的國力也不是無限的,主力艦漫長的建造週期決定了海軍實力的增長是緩慢的,不過我必須提醒一下貴國,如果在這一批來自我國和義大利的戰艦補充完之後,貴國無法補充新的戰艦的話,那麼最終海上的戰鬥依然會崩潰。”貝蒂提醒道。
“補充新的戰艦嗎?已經不可能了,帝國現在的情況不可能再建造新的戰列艦了,航空母艦的建造週期對於我們來說也太長了,就算現在新開工戰艦,估計大戰結束前也無法服役了。至於其它國家?除了德奧,沒有誰有多餘的戰艦了。而德奧也不會賣給我們。”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