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家人住在一起,日子也同樣能夠過得快快樂樂。要說賺錢,常興在香江隨便一套傢俱就是幾百萬。要是以咱爸的工資水平。過上幾十年也存不了這麼多錢。”吳婉怡說道。
沈竹茹撅了一下嘴巴,要不是因為你還有錢,我會跟你這麼客氣。沈竹茹原本也是想將來找機會去香江開開眼界,誰知道她還沒去,常興一家子全跑回來了。回來了也沒什麼,關鍵是她已經在街坊面前把牛皮吹出去了。這要是讓別人知道了,她就成了左鄰右舍的笑柄了。
在老吳家吃過了飯,吳婉怡便以第二天要去學校為由,拉著一家子離開了孃家。常興一家的那套房子雖然很長時間沒住人,裡面卻還是乾乾淨淨的。吳婉怡與常興收拾了一番,便又是乾乾淨淨的,彷彿全是新的一樣。
“今天我媽的話,你別在意。她就這樣。但人心不壞。她肯定在街坊那裡吹過牛皮了。緒成跟我說,媽最近跟人說過去香江的事情。現在我們回來的,她的想法便落了空。能夠高興得起來才怪呢。”吳婉怡最知道自己孃的秉性。
“我哪裡會在意這些呢?明天把你送到學校,我就跟師父回去一趟。常青我先帶回去,你有空去給常青聯絡一個學校。”常興說道。
“這個不用擔心。咱們那一批的知識青年裡面,好多在機關工作,讓他們幫忙聯絡一個學校,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吳婉怡說道。
“那好。明天送你去學校。後天我們就回仙基橋了。”常興說道。
“走這麼急啊?一路上這麼顛簸,可別把師父累壞了。”吳婉怡擔心地說道。
“沒事,我會照看好師父和常青的。”常興說道。
幾天過後,常興一家子回到仙基橋大隊。
結果卻發現仙基橋大隊變成了仙基橋村,現在村裡人正吵得厲害。
原來是上面要求仙基橋村按照上面的精神將集體經濟變成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經濟。簡單的來說,就是要把村裡的機械廠、果園、茶場、養豬場、香獐養殖場全部承包出去。
仙基橋村的村民吵得很厲害,一部分人覺得承包出去更好。一部分則認為不能承包。那些去香江學過的人,覺得仙基橋大隊應該借鑑香江那邊企業的管理制度。將仙基橋大隊的所有產業升級,把規模擴大,做出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