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東姝離開之前,在土豆燉肉旁邊的那盆韭菜炒雞蛋少了很大一塊兒。
至少兩碗。
是盛到院子裡了,還是誰又進來了?
東姝並不知道,不過自己走之前,門帶上了,對方發沒發現,東姝也猜不出來。
懶得多想,東姝進了房間,開始整理原主僅有的東西。
原主嫁過來之後,就穿著身上破破爛爛的來。
陶家的條件也不太好,攢了那麼多年的錢,最後也都變成了兩百塊錢的彩禮,然後把原主娶回家。
原主死前,曾經聽陶二伯孃在耳邊笑著說:“你不知道吧,其實陶家就是看準了,你孃家不會管你,怎麼樣你也不會跑回孃家,所以這才娶的你,不然你以為自己值兩百塊錢?這個彩禮錢一出來,你家裡那不要臉的爸媽,便是想來打秋風,想來鬧,臉上都不好看,而且這是我們陶家村。”
說白了,陶家老大身體不好,指不定哪天就涼了,婆婆更是病歪歪的。
他們家需要一個冤大頭,把四個弟妹拉扯大。
而本分老實,家裡條件不好的原主,就入了他們的眼。
兩百塊錢的彩禮,對於八十年代末期來說,絕對不算多。
城裡幾百的彩禮稀鬆平常。
不過村裡的話,還算是不錯的。
條件好的,可能會有七、八百的樣子,特別好的會到一千。
但是大部分人家,也就是五百左右的樣子。
當然,各種傢俱得打,只是女方家裡也得意思一下。
桃家村貧困偏遠,彩禮數又要降不少,三百往上算多的,特別少的,還有一百幾十的。
兩百塊錢,卡在中間。
不算多,但是也不少。
陶家篤定了,原主家裡不要臉,錢扣下來了,東西也不會搭,以後也不敢上門來。
所以,這才盯上了原主。
原主嫁過來,除了低頭幹活,什麼也不敢要。
身上穿的衣服,還是老婆婆的一些舊衣服改的。
櫃子裡的兩套也是,除了這些,剩下的都是原主男人的衣服。
擦臉的也只有一小盒蛤蜊油。
東姝:???
六十年代,蛤蜊油。
七十年代,蛤蜊油。
八十年代,蛤蜊油。
就問,論持久度,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