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龍迅速制定了自己的一期建軍計劃。 首先從步兵連而言,仍舊延續原先三個排的編制。每個排三個班,每個班裡一挺輕機槍和一個擲彈筒作為支援火力,然後正副班長和兩個老兵配備衝鋒槍,其餘人步槍。 除了三個步兵排外,還設有一個火力排,相比之前在奉軍時候組建的那兩個營的連屬火力排而言,這個火力排從四個班改為三個班,但是卻增加了火力強度。 原先是一個反坦克槍班三支反坦克槍,現在增加為四支。 原先每班一門60迫擊炮,共三個班三門迫擊炮,改為每班兩門60迫擊炮,兩個班共4門。 之所以能夠有這個武器編制的增加,直接原因就是部隊裡面可以編入更多的騾馬,提高了馱載能力和後勤運輸能力。 營一級編制和火力配置不變,仍舊是一個裝備6門82毫米迫擊炮和3門37毫米平射炮的炮兵連。以及一個裝備有9挺馬克沁重機槍的重機槍連。 然而在師團兩級,劉子龍就頗費了心思。 到了步兵團一級,除了三個步兵營外,還有團直屬部隊: 一個迫擊炮連。計劃配備100毫米或者120毫米迫擊炮6門。初期只能以82毫米迫擊炮替代,共9門。 一個平射炮連,計劃裝備6門37毫米戰防炮,但是發現沒地方去採購,只得暫時仍舊以37毫米步兵炮替代。這樣一個連裡就是9門37毫米步兵平射炮。 最為出彩的地方在於劉子龍還計劃了一個裝備20毫米機關炮的機關炮連。但是此時也是無法去採購,只得以馬克沁重機槍來替代。 雖然團直屬連隊的武器暫時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但這些也不是為現在準備的,也就不著急了。 除了這些戰鬥連隊外,還增加了後勤、通訊等力量。同時編有一個200多人的特務連。 除了這三個步兵團外,劉子龍還組建了一支騎兵團。騎兵團的編制規模相對於步兵團要小,尤其是重武器相對缺乏。畢竟騎兵是主要的機動力量,太多的重武器會拖累他們的行進速度。 而真到了需要重武器時候,自然會由師裡或者其他兄弟團進行支援。 騎兵連級的配備和普通步兵連基本相同。三個騎兵排外加一個火力排。火力排有三挺反坦克槍和三門60迫擊炮,比新編的步兵連要少。 但是騎兵排下設的班是四個,而不像步兵那樣下設三個班。 每個騎兵班都有一匹備用軍馬,如此一來全連就有十二匹備用軍馬了。 到了營一級既沒有直屬的炮兵連也沒有直屬的重機槍連,支援火力全都設定在了團一級。 團直屬有重機槍連和迫擊炮連。雖然是重機槍連和迫擊炮連,但也都是騎馬運動。槍炮都由軍馬馱載,人員也都乘馬行動。 騎兵團雖然人少,但是花錢可要比普通步兵團隊多。 首先馬的消耗就比人的消耗多,需要大量的糧食去養軍馬。營養跟不上,照顧不到位,軍馬就可能瘦弱甚至生病,無法完成戰鬥和訓練任務。 往往養一個騎兵連的錢,可以養六個步兵連隊。 其次考慮到騎兵辛苦,騎兵連的待遇也要高於普通步兵。不但伙食標準要高一些,軍餉每個月也比普通步兵要高一些。 還有就是武器,雖然騎兵團重武器少,但是槍強率高。 騎兵的特點,每人都有一把馬刀,每人都有一把槍。即使擔任後勤運輸任務的戰士,也都騎馬跨刀背槍。 馬刀是根據劉子龍之前圖紙為基礎設計製造的,全刀刀刃長96厘米,刀重1.85公斤。精鋼打造,美觀又不失威武。 劉子龍給它取名為:愛國刀。並且在刀身上刻著字,一面刻著:不怕苦不怕死;一面刻著:愛國家愛百姓。 劉子龍太喜歡這刀了,於是破例搞了個特權,把編號為甲001的那把刀據為了己有。從此帶在身邊作為自己的指揮刀用。 除了騎兵刀外,還給騎兵們定製了精鋼打造的馬鞍、馬鐙等馬具,還專門向國外定製了一批馬靴。這馬靴可是影響到人馬配合的重要工具,必須要講究。 一時間軍裝左臂戴有馬頭袖章的騎兵,成了最神氣的軍種。 其實在劉子龍心目中,最看重的還是炮兵部隊。 在師一級編制中,除了三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外,就該是直屬的炮兵部隊了。在劉子龍關於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炮兵將是自己部隊的核心力量。 至於裝甲兵,劉子龍不是不想搞,而是不論財力、科技、人才都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成規模毫無意義。 空軍暫時就更不在考慮之列了。 但是之前自己一直沒有力量搞的工兵這次也列入了計劃。在計劃中,有兩個工兵營的編制規模,歸師直屬。 既然以炮為核心,就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考慮炮兵的規模和炮的具體型號。 考慮再三,劉子龍決定先組建一個山炮營、一個野炮營、一個重迫擊炮營。 重迫擊炮裝備好解決,自己在津市的大沽兵工廠就有生產。 這種迫擊炮雖然射程比較近,最大射程也就2000多米,但是勝在口徑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