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武器等都確定下來後,就是工資待遇。
對於這些人的待遇,肯定要適當高一點,但是並沒有高太多。
他更願意把待遇加給那些偏遠的邊海防、給那些優撫物件及家屬們。
這種海外駐軍,本身就是一種獎勵與福利。
然而,還有一些細節也需要完善。
在一次家庭晚餐的時候,周啟蘭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些駐軍需要參加大量的外事活動,他們要注意形象啊。”
劉子龍不以為意:“部隊的關鍵是能打勝仗,形象好有什麼用?高盧雞部隊倒是形象好,不是讓咱們打得屁滾尿流嗎?再說了,參加那些外事活動幹啥?跟那些大鼻子老外沒事吃西餐喝咖啡,摟著那些矮小的腳盆雞女人跳交誼舞?”
然後劉子龍用一塊饅頭把盤子裡剩下的菜湯擦乾淨,塞進嘴裡邊嚼邊說:“部隊必須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才能打勝仗。”
這話一出, 把周啟蘭氣的夠嗆,直罵孩子都給你生好幾個了,你還是一個改不了的土包子。
一旁的女兒也覺得不妥,建議道:“爸爸,你是最講究與外界多來往多交流的,怎麼到這個問題上你就犯了軸勁兒呢?外交禮節也是積極融入世界的行為,不然永遠是關上門過日子。”
周啟蘭也不廢話:“總之這個事情必須要辦,可以不學跳交誼舞,但是軍裝和一些禮節必須要改。不能太寒酸了,不能都是你這不修邊幅的打扮。”
劉子龍冷靜下來想了想,也確實如此。
在周啟蘭的主持下,從駐外部隊的開始,全軍開始換裝。
準確地說,軍裝開始分為夏裝、春秋裝、冬裝三種,功能劃分分為常服和作訓服兩種。
而且確定了陸軍為綠色、海軍為白色與海藍色、空軍為天藍色的著裝顏色。
比如春秋裝的常服,仍舊採用中山裝為基本模式。
帽子為大簷帽,上面戴大個的軍徽。
上衣兩側領子上佩戴軍兵種符號的領花,肩膀兩側為硬質的軍銜肩章。
左肩佩戴番號臂章。
袖口戴修飾性線條和金屬扣。
不論將軍與士兵,均採用純毛呢子製作,只是檔次有高低之分。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常服的筆挺。因為外事活動中,這些常服就是禮服使用的。
夏服常服則採用更涼爽的布料和樣式設計。
上衣為敞領、半袖,下收口設計,顏色也更淺。
材質上將軍和校官為純毛嗶嘰,尉官和戰士為柞蠶絲織物。
領章、簡章等都不變。
在冬裝上,除了內穿的棉衣、棉褲、棉鞋、絨衣絨褲外,還要配軍大衣。
軍官與士兵大衣樣式均為大翻領,雙排扣,顏色與所在軍種上衣相同。
而且大衣材質全部為純毛呢子大衣。
冬裝的帽子也改為與軍裝顏色相同的栽絨帽。
除了常服外,還配發皮鞋。
即使普通戰士也配發皮鞋,訓練執勤較多的作戰部隊人員,兩年配發一雙人造革皮鞋;而對外形象較多的機關戰士,則一年配發一雙皮鞋。
相對應,軍官則每兩年或者每一年配發一雙純牛皮三接頭皮鞋。
除了常服外,還第一次配發了成系列作訓服裝,這是我國軍裝歷史上的重大突破。
作訓服根據任務不同、季節不同、所處地域環境不同,色彩一律採用迷彩色。
如海軍的使用海洋迷彩色、陸軍夏季採用色彩更豐富的綠色迷彩、冬季則換為草黃色迷彩等。
作訓服的帽子夏季為軟質戰鬥帽,冬季為棉絨帽。
作訓服衣服比常服更加寬大,材質改為化纖與棉布複合材料,更加耐磨。
軍銜與兵種符號都標誌在領章上,並且採用了不易被發現的暗色。
作訓服上面有更多的口袋,方便於裝各種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涉及了相關的訓練用的作訓鞋、作戰用的新式作戰靴甚至不同季節的體能訓練服等物品,陸續下發到這些駐外部隊。
在部隊平時的訓練、生產、執勤中,大部分人員都是以作訓服為主要著裝,穿常服的機會較少;相反機關工作人員以常服為主,只在訓練或者勞動的時候改為作訓服。
這樣一來,所謂的作訓服其實就成了常服;常服反而成為了禮服。
當然,還有專門的禮服設計,但不是作為統一制式裝備。
這些主要配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