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能見度極差的天氣進行的偷襲,只能是見好就收,畢竟這裡是鬼子的地盤。
很快,鬼子的坦克就出現了,後面跟著矮小的步兵。
戰車的無線電裡,隨即收到了立刻撤退的命令。
空中也升起了三顆綠色訊號彈,兩分鐘後訊號彈繼續升空。
這是在給戰場上無法使用無線電聯絡的步兵發撤退訊號。
大家匆忙登上裝甲運輸車,開始有步驟的交替掩護撤退。
在撤退的道路上,自行反坦克炮是負責阻敵坦克的,他們將自己的炮口對準敵坦克來援方向,然後裝填炮彈等待鬼子戰車上門。
一個連的步兵則留下來斷後,掩護這些反坦克炮。畢竟如此低的能見度,敵人步兵更容易衝到眼前。
雙方不停地打照明彈,把戰場照得慘白一片。
但是能見度還是很差,時好時壞,而且戰場大片漆黑區域,讓雙方都有互相偷襲的機會。
首先遭到打擊的,是我方的一輛自行反坦克炮,一枚炮彈擊中了它的前裝甲,造成了車體的猛烈晃動。
這輛車急忙後退了一百多米,依靠地勢給自己的車體部分隱藏了起來,更是脫離了位置。畢竟黑夜中,只要自己躲開那個剛才被打擊的點,敵人也很難再次確定己方位置。
雙方藉助簡陋的照明器材和彈藥的閃光,如同京劇《三家店》的橋段那樣,搜尋著對手。
這需要時間,但是時間是站在子龍部隊這邊······他們畢竟是急著撤離的。
在五百米的距離上,此次戰鬥第一個反坦克戰果出現了,自行反坦克炮發射的85毫米穿甲彈,一炮擊穿了一輛九五式輕戰車。
這是典型的殺雞用牛刀的戰術,對於九五式戰車的薄裝甲而言,85毫米口徑的穿甲彈實在是太粗了。
它如同筷子捅豆腐那樣,輕鬆進入了坦克的車體正面裝甲,一路向後打穿了發動機,穿透後裝甲後再次飛出。完全洞穿了這輛“豆”戰車。
鬼子戰車衝到300米距離時候,各輛自行反坦克炮進入急速射階段。
很快就擊穿了3輛敵人的戰車,其中兩輛起火併爆炸,然後自行反坦克炮則開始向後撤退。
這種自行火炮,在設計初期就有一個重要的考慮:那就是反坦克武器是在防禦戰中使用最為廣泛,因此往往是邊打邊撤的作戰模式。
而這款自行反坦克炮,又不具備炮塔360度旋轉能力,同時在設計之初就是最大限度強化正面裝甲防禦能力,而讓側後方裝甲只能抵禦普通子彈和炮彈碎片。
因此,要麼掉頭直接走人,不考慮交戰情況;要麼就是必須擁有出色的倒車能力:既具備一定的速度,還能夠擁有良好的駕駛視野。
所以,這款自行火炮的設計,火炮朝向和車輛駕駛方向是相反的。在正常的行軍狀態中,炮口其實是朝後的,在承擔阻擊任務的時候,車輛是倒退著進入陣地的。
在這種且戰且退的條件下,可以毫不費力的從容後撤,並且始終以防禦能力最強的一面對敵,當班長命令停車時候,駕駛員短停,然後瞄準開炮,再繼續行駛。
在泥濘的夜晚,雖然只有三百米的距離了,但是鬼子戰車面對著掩護著裝甲車撤退的這些自行反坦克炮,一時半會兒根本追不上。
更關鍵的是,自己最大口徑57毫米的穿甲彈打在對方的正面裝甲上,毫無反應,而自己則擊中即穿透。
更何況,現在整個關東軍的裝甲部隊都所剩無幾了。
在這種情況下,鬼子的戰車大隊指揮官,終於放棄了追擊命令,開始回撤了:儲存一輛是一輛。
鬼子的步兵更沒有繼續追擊的勇氣:反正敵人的襲擊已經結束了。
鬼子沒想到的是,子龍部隊先期撤退的坦克與兩個連的步兵,已經在一處兩側都是丘陵的狹窄地帶,佈置下了交叉火力的埋伏,就等著鬼子追擊部隊送上門來了。
鬼子的退卻,挽救了自己。
都道窮寇莫追,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撤退的部隊經常在途中設定埋伏。尤其是在這種黑夜,更是偷襲、埋伏的絕佳機會。
這次襲擊作戰,無法統計敵人的確切傷亡數字,包括炮火殺傷在內,估計殲敵五六百人。
自己步兵傷亡也較大,犧牲十多人,負傷四十多人,還有十多人失蹤。
失蹤的這些人,無疑不是犧牲就是被俘了。
這是一次專門鍛鍊裝甲部隊作戰能力的夜襲行動,其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