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道理來源於兩方面: 第一,37年以來,根據地幾乎一直在打仗。但是每次敵人來,大家都能提前獲得情報。這時候做好堅壁清野,然後老百姓帶上幾天的糧食躲到山上去。部隊則轉移到外線打擊敵人。 很快,敵人的後方被部隊破壞的受不了了,在內線也搶不到什麼東西,就只得撤退了。 然後部隊和老百姓再回到家園,慶祝反掃蕩的又一次勝利。時間一久,大家也就習慣這種作戰方式。也想不到敵人會改變作戰方式。 第二,總是在打仗,總是在犧牲。大家多少都有些麻木了。上級總是強調要提高警惕,但時間久了誰也繃不住。 對於戰爭的麻木,對於生死的麻木,讓大家即使面對巨大的危險,也不願意坦然應對,而是有了些宿命思想。 但無論如何,在備戰思想指導下,根據地還是進行了一些準備工作,部隊也進行了精簡整訓,提高了戰鬥力。 為了應對鬼子的掃蕩,冀中根據地在呂司令員的帶領下,根據劉子龍的指示,將這將近七萬人的兵力,調整為了七個師。 番號為冀中人民自衛軍,第一到第七師,每個師不到一萬人,其中第一師為主力,人數最多,裝備也最好。 大家印象中的游擊戰都是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似乎很瀟灑,其實這是非常非常無奈的辦法。 靠繳獲解決自己的軍需問題,某種程度上這只是美好的願望。 比如八路軍的敵後部隊,抗戰初期還能有一些繳獲,但是越到後來繳獲越困難。狡猾的鬼子兵甚至為了避免被八路軍繳獲,每次作戰只帶三十發子彈。 這種情況下,才催生了大量的紅色軍工。靠複製子彈維持部隊消耗。 而這種子彈比起原裝子彈,質量差很多。飛出去沒多遠就偏了。所以很多老八路,都把子彈提前挑好,打起仗來先打根據地自己組裝的土造子彈,好的原裝子彈留在突圍等關鍵時刻使用。 手榴彈也是如此。就跟李雲龍說的那樣,邊區造的手榴彈扔出去有時候只能炸兩半,根本炸不死人。 其實這能炸還是好的,很多情況下兩半都炸不出來。 當時給很多非戰鬥人員發一顆手榴彈,就是為了關鍵時刻留給自己的。結果被鬼子包圍了,手榴彈也拉了,但是沒響,反而成為了敵人的俘虜。 要說子彈手榴彈這些常用彈藥還能湊合手工搓出來,那麼槍支等武器基本就不用想了。 如果這麼說,不管質量怎麼樣,至少有的用吧?用雲龍兄的話講:能拔毒就是好膏藥。 其實還是太樂觀了!子彈依然不夠用。 老電影《董存瑞》中就有過三發子彈打阻擊戰的說法。董存瑞能發到十發子彈,這就證明了他們是八路軍正規部隊了。 三發子彈打阻擊戰,除了證明八路軍的英勇善戰外,其實也反面說明了敵人並不是那麼強大。我們必須承認物質力量,不是一切都能靠精神力量解決的。 何況當時八路軍的實際戰鬥技能,遠不能達到朝鮮戰場的高度。 好在如今冀中的部隊,就不像當時八路軍那麼窘迫,因為他們有大後方的支援,有完成了初級工業化的大後方的支援。 首先從自己的小型兵工廠而言,雖然不能造武器,但是能夠生產合格的TNT炸藥,可以製造出原裝子彈,效能合格的手榴彈、地雷、迫擊炮彈等。 同時,他們的武器,也可以得到後方的補充。 畢竟緊鄰晉西北,鬼子又兵力少,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要點城市,給冀中和其他根據地、後方留下來很多聯絡空間。 因此,他們的武器裝備雖然不能跟正面戰場的十九兵團、二十兵團相比,但是仍舊超出其他神龍國正規部隊。 只是由於長期隱藏實力,腳盆雞不夠了解。 就拿實力最強的第一師來說。 步兵每個班,正副班長都配齊了衝鋒槍,每個班都有一挺輕機槍。連裡有三門60毫米迫擊炮,三門擲彈筒,三具戰防槍。 每個營有一個機炮連,配有六挺重機槍和三門82無後坐力炮。 團裡除了三個步兵營,還設有一個九二步兵炮連(6門)、一個82迫擊炮連(8門)和一個37毫米平射炮連(9門)。這些都是平時靠騾馬、關鍵時刻人扛起來可以跑的武器。 雖然沒法和那些裝備山炮、裝備120毫米重迫擊炮的團相比,但是這種配置更適合游擊戰的敵後戰場,同時也能滿足壓制敵人、打擊敵人土木結構工事的需求。 到了師一級,重武器的裝備數量進一步升級。除了三個步兵團外,還直屬有一個山炮營,擁有12門最新式的仿鬼子九四式山炮。 除了山炮營,還有一個37毫米戰防炮營,既可以用來對付鬼子的戰車,也可以用來射擊敵人的工事。 除此之外,第一師還有一個齊裝滿員的騎兵營。 這樣的一個師,即使對上鬼子的一個旅團,也不會吃太大的虧。如果遇到的是華北鬼子的主力——獨立混成旅團,那麼佔有明顯的優勢。 其他六個師情況不同。有的連隊能夠配齊九挺輕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