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山野炮也敢攻擊我?這是吃什麼蒙了心了? 於是他果斷命令山炮營和120毫米迫擊炮營開始對敵人進行火力覆蓋,其中山炮營負責壓制對方炮兵,120毫米迫擊炮負責射擊鬼子的後續部隊。 而團屬的九二式步兵炮、82迫擊炮則負責射擊鬼子的進攻隊形,讓對方進攻隊形混亂並儘早展開,從而遲滯對方的前進速度。 這種戰術,不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的劉子龍部隊,都很少採用。 看到這裡有的友友們就該納悶了:不是放近了打才對嗎? 看從抗日到解放到朝鮮打漂亮國的戰例,都是把敵人放近了狠狠打,給敵人以大量殺傷。我之前也都是這麼寫的。 不過吧,我又要“槓”一下了,就跟之前槓四快一慢一樣。 放近了打的戰術,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也暴露出很大問題。那就是在對方旺盛的火力面前,一味追求放近了打,會極大增加部隊傷亡。 其實之所以放近了打,實在也是無奈之舉:把敵人放近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對方炮火的殺傷。 就跟我們看電影上演平型關戰鬥的時候,101看到鬼子的飛機飛來了,急忙命令部隊衝下山去和敵人攪在一起,是一個道理。 這就跟我們為什麼喜歡跟鬼子打夜戰一樣:我們不是比鬼子更善於夜戰,而是我們人更多!比鬼子更死得起! 這些戰術,都是基於我們比對手人多、更承擔得起傷亡的原因! 這次終於比鬼子闊了,所以就及早打散鬼子的隊形,讓鬼子的進攻勢頭逐漸消耗。 鬼子將炮兵藏在樹林裡面,從裡面不斷地開炮射擊,從外面很難發現其蹤跡。 躲在534.4高地的炮兵觀察員,逐漸發現在一片小樹林裡面不停地在冒出白色煙塵:很明顯那是火炮在射擊的痕跡。 他透過12倍的軍用望遠鏡,透過光禿禿的樹木可以看到裡面至少有兩門山炮和兩門九二式步兵炮在射擊。 懷著激動的心情,炮兵觀察員用三角測量法確定了對方的位置,然後用無線電呼叫炮兵指揮員。 炮兵指揮員大喜,立刻命令兩門山炮按照座標裝填引數,然後發射了兩發榴彈。 炮兵觀察員觀測了落彈位置後,又報告了修正引數。 山炮營營長下達修正的引數後,命令道:“全營火炮,空爆彈,急速射五發,放!” 裝填手立刻拼命裝填彈藥,有的火炮短短三十秒出頭就將五發炮彈打了出去! 這些炮彈在距離地面十幾米的高度猛烈爆炸,讓地面人員即使臥倒也無法躲避。45秒內60發炮彈的猛烈爆炸,掀起巨大的氣浪,同時引起了火災。 樹林瞬間被點燃,鬼子幾乎一個不剩。就算沒有被炸成碎片,巨大的衝擊波與震盪,也讓他們內臟粉碎,七竅流血而亡。 這個炮兵陣地的鬼子連同四門榴彈炮,就這樣被消滅了。 失去了炮兵掩護的鬼子步兵,只能依靠輕重機槍和擲彈筒進行自殺式的攻擊,他們明顯是以野駱駝村為主要攻擊目標。 但是這種進攻陷入兩難的境地:不用密集隊形就形成不了突破力量;使用密集隊形就會遭到猛烈的炮火打擊。 鬼子與其說是進攻,不如說是例行公事,他也知道,自己進攻無望了,對方不反包圍就是好事。 但是鬼子一貫頑強,還在忠誠執行著救援友軍的任務。 入夜了,鬼子除了損兵折將,一無所獲,只得收攏部隊。 初春的寒風下,他們再不能點火取暖了——昨晚的猛烈空襲讓他們嚇破了膽,何況現在連炮兵都不如對手了。 反觀守軍,經過一天的阻擊,損失不大,他們士氣空前高漲,甚至都不覺得寒冷了。 鬼子無奈之下,只得組織了部隊發動夜襲。這次夜襲直指要害:534.4高地。 作為必須堅守的支撐要點,是整個三師最重要的一個陣地,自然擁有最完善的防禦體系。 陣地前沿佈置了密集的雷場,雷場裡壓發雷、絆雷、拉雷結合。 還拉了鐵絲網,並且儲存大量帶刺鐵絲。 一個大隊的鬼子匍匐前進,工兵在前面逐一排除地雷,向山頂緩慢爬行。 忽然幾顆照明彈連續落下,雪白的照明彈把山坡照的通紅,清楚地看到地上趴著的密密麻麻的鬼子。 照明彈落下了,炮彈飛了過來。 這次飛來的不僅僅是山炮和迫擊炮,而是帶著火龍的火箭炮彈。 現在完全是欺負鬼子沒重火力,炮兵直接推到了前沿,火箭炮營甚至距離前沿陣地只有三公里。 三個炮兵營的鋪天蓋地的彈雨,還引爆了大量的地雷,整個山體在震動,連山頂工事裡面的守軍都抱緊腦袋蹲在裡面,只盼著趕緊結束。 巨大的爆炸引起了颶風,呼呼刮過山坡,讓場面比白天的炮擊更慘烈。 一個大隊一千多人,最後返回去的連缺胳膊帶斷腿的,只有不到二百人。 仗打到這個份上,第231聯隊兵力不足兩個大隊,炮兵幾乎都光了,彈藥也剩餘不多,不得不面對是走還是堅守的問題了。 而呂司令員也敏銳意識到,這是一個抓住戰機殲敵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