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零零章 都是演技派

沒幾天,建明帝終於聽說了今年宮中賜衣劣質的事情,當即大發雷霆,因命綠春密查。

誰知綠春還沒開始動手,御史臺一個叫魏勝的侍御史已經把彈劾的奏疏遞了上來,一口氣,把太府寺、殿中省,甚至戶部的當管郎中都列了進去。

御史麼,風聞奏事,其實不太用得著證據。

但這個魏御史,卻有鼻子有眼地把他們是從哪年開始有這樣的苗頭,然後用的是哪家的綾繚綢緞,而那家子現在是如何富得流油,各種證據鏈都給穿了起來。

建明帝氣得當朝幾乎要掀了御案,把大理寺正卿一頓臭罵:“人家一個當御史的,隨隨便便都能找到的證據,你大理寺是瞎子嗎?!”

大理寺正卿委屈得不行。

民不舉,官不究。

分明是戶部的核查不仔細。

再說了,核舉百官就是御史臺的活兒,他們既然發現了苗頭,早幹嘛去了?

我們只管查案子啊!

新來的左少卿忙替主官分辯,又拍著胸脯保證:“若是陛下明旨交付,臣等上下必定全力以赴,查清此案。”

建明帝即刻命大理寺徹查,摔袖而去。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大理寺查得飛快。

然而,到了三月初,就在事情即將水落石出的時候,大理寺正卿忽然撇下左少卿單獨覲見建明帝,懇求他不要再查下去了,“恐有動搖國本之禍”。

建明帝也拿到了綠春的密查結果,正氣得不知道該怎麼辦好,看大理寺正卿顫著一把白鬍子哭得老淚縱橫,也頹然嘆了起來。

事情就有這麼神奇,那侍御史魏勝,第二天忽然又上一疏,題曰:奏請試行《招投標管理辦法》疏。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雖然根兒是由那幾件賜衣而起,但事情一下子就演變成了對朝廷應該如何向民間採買各種物品的討論。

這其中,各種利益交錯,簡直比大明宮的殿閣院落還要複雜一萬倍。

眾人盯在這件案子上的目光被完美地移開。

從建明帝,到太子,到大理寺,都偷偷地,長長地,鬆了口氣。

返過味兒來的建明帝即刻命綠春去查魏勝。

綠春查問了一圈兒,面色怪異地來回建明帝:“陛下,您管保猜不著這事兒是誰的因,誰的果。”

建明帝眯了眼:“說。”

綠春把風色告訴他的秦煐和章揚的會面“實錄”說了一遍,又道:“老奴覺得章揚那句話大近情理,立即又去把那件貪瀆的案子詳查了一頓。老奴發現,翁侍郎去了東宮後,並沒有親自再跟太府寺交代什麼,而是他的一個管事去拿的錢。至於這個管事,如今已經失蹤了。”

失蹤?!

“說是回鄉探親,可是再也沒回來。翁侍郎讓人去查,最後也只查到個恐遭了山匪。”綠春觀察著建明帝沉下來的臉色,頓了頓,小心地低聲說:

“太子犯了點子小錯兒不假,陛下教導就是。但是拿著這種事,以這樣的方式陷害太子的,老奴覺得,那才是最可惡的……”

建明帝敲著條案,沉聲喝道:“何止可惡!其心可誅!”

瞟了綠春一眼:“你說老三那幕僚,特意讓魏勝隔幾天再放出來那個條陳?”

綠春忙不迭點頭:“正是!風色說,是三殿下特意囑咐的。不是為了罰人,而是為了補錯兒。尤其不能讓那居心叵測想要動搖國本的人得逞。其實章揚最開始拿出來的,只有這個奏疏。但是說這個就必須要說起因,不得已才把賜衣的事情先彈劾了。”

卻一個字都沒提到太子。

這孩子還是有分寸的。

建明帝捋著鬍子滿意地點頭。

“風色說,三皇子心裡也不高興,這幾天見了太子都沒好臉色。不過夜裡看書,長吁短嘆的,只說一句話,不能讓父皇為難。”

綠春說到最後這一句上,自己覺得後背的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呸!肉麻!

回頭自己得跟三皇子要賞賜!

這樣替他拍皇上的馬屁,他綠公公到底得賠進去多少臉皮啊!

建明帝呵呵輕笑起來,心情顯見得是轉了大晴天。低頭看看那個條陳,滿意地點頭,命他:“謄一份。信言就要回來了,等他回來,讓他主領,把這件事兒辦了。”

綠春撇了撇嘴,嘀咕:“沈大人至少還要半個多月才回來,哪兒就非得等他了?”

建明帝似笑非笑地看他:“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