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所得。州平喜歡隱居山林,每日暢遊山中,瀟灑自在,也算自得其樂。而我們在塵世中摸爬滾打,為百姓造福,也是一大樂事,各有所得,沒有什麼好傷感的。”
孟建點頭道:“元直之言有理,各有所得罷了。”
石韜說道:“元直,時隔大半年,我們被主公召回來,你說主公會讓我們做什麼?是繼續主政一方?還是留在成都成為主公的心腹之人?”
徐庶笑說道:“廣元(石韜字)可曾考慮好該怎麼辦,是準備繼續牧守一方造福百姓,還是入主中樞成為主公的心腹之臣。”
石韜和孟建聽了後,都是哈哈大笑。
兩人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徐庶話中的意思。
……
三人回到成都的第二日,便接到王燦的命令,讓三人去州牧府。顯然,關於三個人何去何從的時候到了?
州牧府,大廳中。
王燦身穿黑色官服,頭戴古冠,腰纏玉帶,正襟危坐,神情肅穆,透出一股高貴的氣息,令人不可逼視。
“踏!踏!……”
大廳外,一陣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入大廳中。
徐庶、孟建、石韜聯袂而來,三人並排著行走,同時進入大廳中。經過大半年的歷練,三個人的氣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王燦在峴山碰見三人的時候,三個人都帶著一絲儒雅之氣,可如今卻又透出一股官威,這便是在官場歷練的效果。
“拜見主公!”
三人同時揖禮拜見王燦,躬身行了一禮。
“坐!”
王燦擺擺手,示意三人坐下。
徐庶三人坐下後,都沒有主動開口說話,而是靜靜地等待王燦說話。在峴山的時候,他們沒有歸順王燦,可以說和王燦隨意說話,可以出題考驗王燦。然而,他們成為王燦的下屬後,已經不是朋友關係,而是上下有別,有了尊卑之分,必須要有相應的禮儀。
王燦沉吟片刻,說道:“你們主政一方,能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非常好,足以稱得上是治世之才。不過,你們去做縣令的確是屈才了,雖然如此,我卻相信你們擔任縣令後,肯定都不會後悔。”
這番話,是王燦的真心話。
他也是從一個小兵開始,一步步走上來,明白基層經驗的重要性。
徐庶聞言,抱拳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昔日仲舉(陳蕃字)公曾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庶在資陽主政期間,收穫的並不僅僅是從政的經驗,也有對人情世故的認知,對天下百姓的瞭解。這半年多時間的歷練,將是卑職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
孟建也說道:“元直之言有理,建也是如此。”
石韜點了點頭,也出言附和。
王燦欣喜的看著三人,從三人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這絕對是三個人的肺腑之言,因為從他們治理各自的縣城便可以看出結果。這世上,名氣大的人很多,有才華的人也很多,但是有才華卻甘於務實的人卻很少。
王燦很幸運,因為他遇到了石韜、徐庶和孟建。
這三人,便是有才華卻又甘於務實的人。
王燦深吸口氣,說道:“你們有了主政一方的經驗,便有了晉升的臺階。如今一紙調令經你們召回成都,便是詢問你們今後的打算。是準備擔任郡守,牧守一方?還是準備留在成都,幫我處理成都的內政?”
一句話,便說出了王燦召集三人的目的。
徐庶沒有任何的猶豫,抱拳說道:“主公,卑職願意牧守一方。”
石韜接著說道:“主公,卑職也願意牧守一方,造福一方百姓。”
兩人說完後,孟建神色堅毅,也跟著說道:“卑職的意願和元直、廣元相同,也願意牧守一方,替百姓做些實事,為百姓謀利。”
三個人,都是選擇了外放為官。
事實上,這也是三個人仔細思量過的,他們都知道王燦麾下有郭嘉、荀攸、程昱這三大巨頭,有三個人替王燦出謀劃策,根本不需要他們。況且他們想要融入進去,也非常的困難,所以都是選擇了牧守一方,施展自己的才華。
王燦聽了後,並沒有趕到意外。他只是可惜徐庶也選擇了外出做官,。徐庶的才華絕對是公卿之才,選擇牧守一方還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不過,王燦卻尊重三人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所有的路的權利。徐庶、石韜、孟建都是才華出眾的人,有著自己的人生規劃和夢想,他們願意外出做官,王燦便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