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臨離開小雨劇院,又來到了旁邊的武林公會。
有聶小雨親自經營管理,武林公會已經不是秩序井然能夠形容的,最科學有效的機構,最合理的制度,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又有充足的經費支援,歷時兩年時間,打造出來的武林公會,已經成為一個堪稱是最嚴密、最神秘、最有效的組織,這樣的組織所呈現出來的辦事能力、組織能力、動員能力根本不是這個時代任何組織乃至朝廷官府所能想像,甚至所能比擬的。
武林公會總部是一個佔地一百多畝的院子,情報堂、執法堂、懸賞堂、長老會各佔一個區域,所以武林公會大體分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又根據下屬不同的職司分成更多的小區域,其中佔地最大的要屬情報堂,但最熱鬧的則是懸賞堂,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來這裡釋出任務、領取任務和交任務領賞。
王君臨參觀了一圈,最後來到了懸賞堂,被正門口那個長足有五十米,寬兩米的黑板牆吸引了,此時在這面牆前圍了足足兩百多人,大多都是江湖武者,因為這黑板牆上面寫著各種任務。
不過,這黑板牆上面只是簡單稱述了任務,在這裡不會暴露任務具體涉及到的人,只有想要接任務的人進入到懸賞堂中,經懸賞堂具體鑑定擁有完成這個任務的條件之後,才會將具體任務情況告訴對方,併發放一個獨有的令牌憑證,算是證明此人接了這個任務,而有關這個任務的一些情報則是要到情報堂裡面花費銀錢去買,當然也有不想花這個錢,自己去打探與任務有關的情報。
而武林公會會對釋出任務和接任務的每一個人身份進行保密,目前為止從未有釋出任務和接任務的人身份洩露的事情發生,這讓武林公會的信譽不光是在江湖上達到了極高的地步,即使在民間,乃至一些貴族門閥之中也有極大的市場,而透過這些任務,武林公會自然也可能會出現監守自盜的情況,知道釋出任務和接任務的人隱私和秘密,當然為防止武林公會內部將這些隱私和秘密洩露,對於這方面的管理極為嚴格。
……
……
這一日藍衣衛府很平靜,但朝堂上卻炸開了鍋。
太子遇刺一案在皇帝和皇后的共同壓制下,沒有哪個不長眼的臣子再敢多提,逐漸淡出了百官的視線,但另一件事情卻被他們擺上了案頭,提到了朝會上。
坐在高高在上的龍塌上,楊廣掃了一眼厚厚一沓彈劾秦安公王君臨的奏章,始終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淡淡的說道:“關於此事,諸位愛卿有什麼看法,都說說吧。”
“陛下,高句麗國乃我大隋屬國,淵太祚是高句麗國宰相,又是高句麗國的使臣,如今被秦安公王君臨無辜關押在藍衣衛府之中,此等行為直接影響兩國邦交,敗壞陛下天威,實在是太過惡劣,若是不嚴加懲處,陛下顏面何在啊!”一箇中年官員站出來,義正言辭的說道。
此人乃是御史臺一名御史,他所說的事情倒也是他的職責之內的事情。
當然,這位御史站出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他姓元,與關隴巨閥元氏關係密切,有機會彈劾王君臨這個仇人,自然不會放過。
“元大人言之有理,秦安公肆意妄為,破壞兩國邦交,很可能引起兩國兵伐,必須嚴加懲處!”又有一官員站出來說道。
“元大人和於大人說得對!”
“秦安公之罪大惡極,居心叵測,必須重懲!”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
接連站出來十五人表示贊同附議,而且在十五人語言加工之下,王君臨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將皇帝放在眼中,有預謀的破壞兩國邦交,想要挑起兩國大戰的大奸臣。總之,罪魁禍首王君臨,不殺不足以安定兩國邦交,不殺不足以慰臣心,不殺不足以為臣道……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又強調了大隋與高句麗國邦交的重要性,以及王君臨做事跋扈、歹毒等等。
和這些人相反,武將們則全都在朝堂上打起了瞌睡,長孫晟、裴世矩、房喬等與王君臨交好的大臣從始至終都表情平靜,一言不發或者面露譏諷,搖頭不語。
這時,一位年輕的御史站出來,本來要上去的某位關隴一系官員腳步頓了頓。
這位御史是御史臺裡面官職最小的一個,名叫劉志豐,此時朝會上他也站在最後一排,包括楊廣在內,在場很多大臣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也沒有人知道他是透過誰的關係,從外州調到京城,成為一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