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過後,諸侯聯軍面見上將軍之時,無不在轅門膝行,上將軍一舉成為諸侯聯軍首領,而後攜帶百戰之兵,滾滾西行……
秦時故地,左有餚函之險,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南有漢中之饒,北有胡苑之利。
既有北、西、南三面險要可以固守,又可東出以控諸侯。
諸侯安定,則黃、渭通流,運天下之糧,以供關中。
如諸侯有變,則可順流而下,兵、糧東行。所謂天府之國,金城千里,當如是也。秦掃六合,一統九州,此為其一也。
今暴秦已亡,上將軍擁兵入關,此乃天賜良機也……”
看著跪坐而談的韓信,王慶不由暗暗點頭,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經過歷史錘鍊的人更是如此,一席話就將如今形勢分析的極為清楚,並且給出了佔關中為王絕好建議。
他這樣想著,過了一陣,開口道:“關中雖好,但懷王曾與諸將有約,先入關者王之,沛公先入關中,自當為王,我隨後而至,怎可擁有?”
韓信想了一下肅容道:“懷王雖與諸將有約,但沛公之行取巧之嫌過大,諸位將領,鮮有服者。
上將軍征戰秦軍主力,勞苦功高,無人不服,況,今沛公欲刺上將軍以被左尹擊殺,怎能關中而王?
且關中之地,為秦故地,秦朝雖覆,但餘孽尚存,若無人鎮守,只恐秦朝死而復生,此事非上將軍而不能成。
今沛公已亡,關中王,非上將軍莫屬!”
王慶覺得韓信說言,大有道理,心中寬慰不少,兩人談論一陣,不覺天黑,有人來報,說是韓司徒張良,請求來祭拜沛公。
王慶聞言一愣,他怎麼要自己來?
稍一沉思,就吩咐道:“天色已晚,沛公英靈已經安歇,不宜打擾,他若是想要祭拜,明早再來。”
說完,又命人弄些素粥過來,他與韓信進食,同時命令守衛如同先前那般離房子三丈遠守衛,閒雜人等不可靠近。
漢初三傑,先把在自己手下,這個最容易籠絡住的韓信給徹底收掉為好,至於張良,晾一晾他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