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報仇

清了清嗓子,緩緩問道:“程訓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語調還有些僵硬。

程訓離仰首看著皇帝,理了理思緒,就有條不紊地說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半個月前,程訓離快馬加鞭抵達了閩州後,本來是想暗訪一番的,卻無意中發現肅王也暗中來了閩州,並履次進出總兵府。

起初,程訓離以為肅王和閩州總兵李羲勾結,打算悄悄蒐集二人勾結的證據,沒想到後來李羲竟突然出手,以肅王意圖謀反為名,雷厲風行地拿下了肅王,現在李羲正押著肅王從閩州趕來京城。

程訓離說完後,就從袖中取出了一本奏摺,又道:“皇上,這是李羲上的奏摺。”

程訓離恭敬地俯首,雙手高抬地呈上了那本奏摺。

一個內侍急忙接過那奏摺,轉呈給了皇帝。

皇帝急切地開啟了那道摺子,一目十行地往下看著。

李羲在奏摺裡詳細陳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說肅王大逆不道,屢次意圖唆使自己為其效力,似有謀反之意,而自己深受皇恩,焉能有負陛下之心,便只是虛以委蛇,不曾應下。

三番兩次後,肅王見李家不從,記恨在心,就偽造賬冊,告李家盜賣軍糧之罪,想把李家從閩州總兵的位置上拉下來,幸而,皇上聖恩,信任李家,肅王才沒有得逞。

此次,肅王再訪閩州,李羲從肅王的言語間探知肅王與南懷勾結由來已久,如今滇州危急,他深覺此事事關重大,就貿然先行拿下了肅王,並懇求皇帝恕罪云云。

皇帝反覆地將那摺子看了兩遍,才有了些許真實感。

皇帝眯了眯眼,眸子幽深,沉吟片刻後,才緩緩再問道:“李羲是何時拿下肅王的?”

“回皇上,乃是正月十二。”程訓離回道。

皇帝微微頜首,眸光一閃,耳邊不由響起正月初七那日端木緋在鍾粹宮裡隨口說的話:

“……表哥來拜年時還與我和姐姐抱怨說,每年新年,閔州那邊就有討厭的人過去拜年,每次應酬起來好生麻煩。”

這李廷攸所指的“討厭之人”,果然就是肅王了!

真相竟然是這樣。

皇帝在恍然大悟的同時,又有幾分唏噓、幾分感慨:如此看來,倒是自己誤會李家了。

原來這些年肅王一直在暗中拉攏李家,但李家對自己忠心耿耿,一心為主,才沒讓肅王的陰謀得逞!

也是啊……

若李羲真有二心,此次也不會、更不敢親自押送肅王進京。

想著,皇帝的眼神漸漸沉澱了下來,想著自李家到了閩州後,閩州水師連連大捷,將那海上為患的海匪倭寇徹底鎮壓,閩州這才漸漸安定了下來。

李羲本有五子,其中李三爺和李四爺幾年前戰死海上,說來李羲那也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為大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能有如此忠臣在閩州為大盛鎮守一方,是自己、也是大盛之福啊!

皇帝的神情放鬆了不少,嘴角微勾,感嘆道:“李家真是一片赤膽忠心啊!”

這句話落下後,殿上的氣氛又是陡然一變。

皇帝既然這麼說了,那就代表著李家從肅王黨中被徹底摘了出來,甚至還在這次的“肅王謀逆案”中立下了大功。

朝臣們暗暗地彼此對視著,心道李家這次怕是要更上一層樓了……

“皇上,”岑隱又對著皇帝作揖道,“那李廷攸……”該做何處置?

皇帝這才驟然想起李廷攸還在東廠的詔獄裡待著,直接打斷了岑隱道:“阿隱,即刻釋放李廷攸……還有,令人親自送他回府,莫要怠慢了。”

於是,等到李廷攸從詔獄中出來的時候已是正午,乍一看,他與之前沒什麼差別,不胖不瘦,身上還穿著原來的那襲藍袍,只是渾身隱隱散發出一種醃鹹菜的味道。

李廷攸聞了聞自己的袖子,皺了皺眉,就在幾個東廠番子的護送下迫不及待地回了祥雲巷,梳洗了一番後,便又立刻策馬去了尚書府。

“姑娘,李家三少爺被放出來了!……剛剛被迎進府了!”碧蟬喜滋滋地衝進來稟道。

端木緋正坐在小書房的窗邊,聞言,身子頓時微顫,手裡的黑子脫手而出,“咚”的一聲掉在地上,骨碌碌地滾了出去……

端木緋卻是毫無所覺般,抬眼看向了西方的天空……

碧空如洗,萬里無雲。

端木緋用一種幾不可聞的聲音喃喃自語道:“父親、母親,阿辭終於為你們報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