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儀式商議等諸多事宜,只是一女子隨口的一說。
只有芽兒知道,小姐不過是覺得明天最快,所以覺得很好,若是今天還來得及,她敢肯定,小姐指定會說今天很好。
大家將登基之事交由禮部打點,繼續商討北境之事;禮部接到訊息,個個悶頭開忙,的確,國不可一日無君,況且現在百廢待興,更是需要新君登基安定人心。
商議決定,兵部事由暫由洛璃洵統管,先解決北境的事,其他各部安排待登記後再定不遲。
“周將軍常年鎮守北境,對那邊熟悉,但是就怕他也預測不到今年雪會下這麼久,趁現在還來得及,還是本王親自去一趟。”秦玥沅並沒推遲兵部之事,此時要緊是不能讓大元再受外創。
於勤聽的榮王這麼說,也附和道:“殿下,榮王過去可安定軍心,臣覺得可以,陛下想必也不會怪罪。”父喪子遠行,就是普通百姓之家也說不過去,但是現在沒辦法。
“二哥,四哥要是不方便去,我去行不行?”一直不愛說話,仍在人群裡都會讓人察覺不到的五皇子說話了。
大家看向他,不是他存在感太弱,實在這位五皇子太小,參議朝政也是今年的事,且從未在朝堂上開過口,大家自然也就忽略了。
秦玥璽看向這個平日少有交道的弟弟,很是清秀,一雙明目望著自己的時候略有些小心,“你也是皇子,他不方便你一樣,就四弟去吧,五弟你身為皇子,也已成年,往後對朝中之事有什麼想法、看法儘管直言。”不必這麼畏畏縮縮的。
五皇子秦玥珉眼光亮了一下,點點頭,卻沒再說話。
青錦在一旁看的皺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同為皇家的皇子,也分個三六九等,這位皇子這般膽小,怕是母族微弱。
“糧已經夠了,讓人押運些棉服過去,另外河道結冰大家可有好的對策,榮王過去多些應對準備。”秦玥璽心裡一邊盤算著羌城的糧草事宜,一邊詢問。
這通常河道結冰,就是砸冰,但是三尺餘厚的怎麼砸?河面越寬越難,眾人陷入沉思,想著應對之策,青錦早在聽到閔薛的話時,就開始思慮這事。
“可用熱水和鹽試試。”鹽可化雪,但不一定能化冰,只能試試。
對啊,鹽可化雪。但是冰可以嗎?而且哪裡來這麼多鹽?鹽可是金貴的東西啊,有錢也不一定買的到,這用來化冰,少了根本沒用。
“我試過了,小塊可以,雖速度不快,但也算有效,但是北邊更為寒冷,河面的冰肯定比這小塊的難,所以到底可不可行,我也說不準。”她只是給出自己的意見,最好是能避過兵戎相見,第一守城兵力有限,第二就算守住了,損失也大,對大元來說此時等於雪上加霜。
秦玥璽自然知道她的用以,是不想大元這個時候再承受太大的壓力,一旦能化解冰河,對北冀來說近期就不可能再有動作,能緩口氣整肅,否則一旦撕開了口子,北冀人就會乘勝追擊,大元內部的事,不到十天訊息就會傳到各地。
“縣主既這麼說,必然是有些用的,但是用鹽太多,眼下一下呼叫不了那麼多。”洛老爺子嘆了口氣,老百姓平日要吃口鹽都困難,可想鹽量之少。
“阿錦,你是不是有法子。”否則她也不會提出這個辦法。
青錦點了點頭,這鹽就是現成的,“上次目山劫的三船鹽應該還未動吧。”
冬季不宜行船,今年雪下的早,所以當時船就暫時停靠在那邊。江口去北境可以節省一半路程,老天這是無形中幫了大元一把。
眾人終於面露松色,這事解決了,其他的就好說了,不由看向青錦,這位縣主必是早就想到這些事,還想好了應對之策,真是深謀遠慮啊,不僅又想起詠元帝臨時前的遺言,當真是太盛了,可為權臣,不能為後,後宮干政,史上所記教訓太多了。
“四弟,你去給父皇磕個頭吧,父皇會理解的,明日大典之後帶一隊人馬即刻啟程,江口那邊快馬加鞭去信,卸船裝車,改走陸路,速運抵羌城,四弟一路怕是要辛苦了,日夜兼程,在鹽到低之前到達。”必須抓緊時間,多一日多一份風險。
“二哥放心。”這時候這點辛苦是身為皇子該受的。
青錦見事情已經有了著落,心卻寬不下來,這只是一樁,大雪之事非是羌城一處危機,大元有一半以上的疆域都將承受這場百年難遇的天災,只是不宜到朝臣說出,一旦傳出去,人心不安,更容易出事。
本書由滄海文學網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