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地建城

感覺,實在是怪異,可是沒人站出來說,也就預設了,好在,這位皇后,相當安靜,非大事,絕不開口,到也沒讓人慢慢習慣了。

“墨雲鶴,你也說說,北地的情況吧,你去了這麼久,應該也跑了不少地方,從這些圖紙來看,對當地應該是有所瞭解了,你認為,最大的難處在哪裡?”

青錦的話,成功的將眾人的視線轉移到了墨雲鶴身上,沒錯,他們說的這些問題,都是看的到的,還有看不到的呢?

墨雲鶴朝兩位主子行了禮,這一兩年,他在北地到處跑,原來的一身細皮嫩肉,如今也變了個模樣,多了幾分硬朗,多了些風塵。

“啟稟皇上、娘娘,各位臣工,這些圖大家也都看過了,這些地方,就是我去過的地方挑選出來的最合適建城池的;在北地建設城池,有三個最難的地方,大家擔心的民風問題,其實並不算難。”

停頓了一下,想了想,“大家都覺得北地民風強悍,不教化,不服管教,其實,那是因為,長年累月,祖祖輩輩與自然抵抗產生的生活習慣或者說,自然反應,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是這麼個道理,仔細與他們相處,就會知道,他們一樣,嚮往安定祥和的生活,牧民的性格,直爽豪邁大氣淳樸,當然,也有些刁蠻之輩,但是,被誇大了,哪裡都一樣,哪裡沒幾個刁民?”

青錦和眾人一樣,認真聽著,或許,真要融入其中才能深有體會吧,所謂民情,也確實是要接觸過後,融入其中,才能理解。

怪不得,鍾勉勵發回的公文,往往與地方上呈上的公文,有些出入,這就是親眼所見和耳聽為虛的差別。

“繼續說。”民風不是問題,那是最好不過,秦玥璽並未打擾,讓他繼續說,那三大難處又是什麼。

“是,北地最大的三大難處,一是凍土,那裡的土層因為常年在冰雪的作用下,往下深一些根本挖不動,地基不牢,如何蓋房?其實,北地當初,也是有人想過蓋房的,但是最後都放棄了,這就是原因之一,這是所謂地利問題;第二難就是人工,北地地廣人稀,青壯年都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可以說,讓他們去建城,家中女人孩子,就很難生存,北地條件惡劣,牧羊放馬,打獵,才能維持生計,而女人做不來這些,是體力活,從內地遷徙工人過去,水土不服,也不行;這第三難,就是材料,北地基本見不到樹,茫茫一片,有的也是一些灌木,沒有合適建城池的木材,這用量之大,大家可想而知,要都從內陸過去,何其艱難?”

說完這三個問題,連著墨雲鶴自己,都覺得,這事還真有些不靠譜了,不過,就這三個問題,他和爹爺爺他們,私下不知想了多少個晚上。

聲音落地,一片安靜,這一比,他們之前說的,那都不是事了,這隨便一個問題,拿出來,都是讓人頭疼萬分的。

秦玥璽看向他,再看看眾人,最後又將視線落回到墨雲鶴身上,“既然知道難處,想必你也想了不少法子,就別讓大家乾著急了,說說看,有什麼需要各部協調的,提出來。”

墨雲鶴哪裡還敢藏著掖著,將能想到的應對之策,一股腦都說了出來,這也是目前,他們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要是大家還有更好的法子,那最好不過了。

因地制宜,不能用木頭,就用石頭,用土,利用北地天氣,將石頭和泥土結合,年頭越久,就越發的牢固,能抵擋寒風;人不夠,就男女老少都集合起來,這樣,不用擔心留在家中弱小的衣食問題,提早帶著大家過集體生活,家中有來幫工的壯年,家中老小婦女,可集中扎帳篷,統一開伙,這樣,還不用另外去設伙房。

根據勞動力,可分房或者得工錢,這親手建起來的家園,和被迫趕過來住,那不是一個味道。

既然用石頭和土,這凍土的問題,也好解決一些,北地有一些土方法,加上墨家工匠,集思廣益,不愁找不到合適的法子。

一番商量,敲定細節,這大概的方案就差不多出來了,解決了這幾個難題,起初他們認為的難題反而沒人提了。

這一商量,就是幾個時辰過去,直到大家覺得腹中空空,才發覺,這時間過的真快,大錦未來就在這群人身上,如此氣象,不愁大錦將來。

“皇上,娘娘,微臣知道,眼下,大家都餓了,也不差一時,臣有個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趁著這修建北地城池,一同試試?”多聽少言的白青遠突然出聲了。

經過一年多的朝堂歷練,雖然如今,官職不高,可是平日做事,謹慎小心,從不出紕漏,但是,該大膽的時候,也是豪不手軟,也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