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哥的命,做一個殺伐之君,殺一儆百。
江山初定,為君之道,剛柔並進,當剛之時,絕不可心慈手軟。
堂上所有臣子紛紛起身,跪下,一個殺無赦,都像是在鞭策他們,讓他們恪盡職守,盡為臣本分,不要妄動心思,霍亂綱紀。
“臣等緊記在心,絕不敢忘。”今日之事,明顯,是皇上要借賢王立威,立君王之威。
賢王,註定一死,或許本可不必如此死去,可是,皇上剛好需要一個這樣的機會,給他們提個醒。
這一次,大家發現,一向不跪君王的錦王,也下了半跪之禮,這是與皇上一心,像大家表明,皇上的話,她絕無異議。
“錦王,可有補充。”秦玥璽說完,大步到青錦跟前,親身扶起,突然來了這麼一問。
群臣低頭,不敢相看,錦王敬重皇上,皇上亦回敬錦王。
青錦順勢而起,剛才她跪,是心甘情願,她的膝蓋,可沒那麼容易屈下,此人,已懂為君之道了,如此,甚好,這江山,就是風雨再猛,也會越來越穩固。
“皇上所言,當如是!本王並無異意,然,法不容情,亦法不外乎人情,刑部日後審案,不可以律法典籍照搬,應實事求是,因事而論,靈活變通,輕重判定,不可屈打成招,不可冤案不理,但凡不服著,層層伸冤,還以真相大白,朗朗乾坤下,這世道,因許與百姓,正大光明。”
既他有心,讓她落一個名聲,她又怎可辜負他一片心意。
“錦王之言,點醒於朕,從今往後,所有公堂,高懸正大光明匾額,望大家時時警醒,明鏡自照。”秦玥璽當著眾人的面,高聲下詔,將他的阿錦,捧在人前。
“臣等遵旨,定當銘記。”這往後,一進衙門,抬頭,就的想起錦王。
可是,錦王剛才那一番話,卻也是金玉良言,字字在情在理,這大錦,已不再是大元,他們應該回去好好的想想,往後,該如何為臣。
至於錦王,皇上如今的所作所為,即便是為後,也絕不可能安坐後宮,恐怕大錦,要出一位史無前例的皇后了。
再看他們的皇上,早不是當年那個少年了,一身蕭殺之氣,有手段,有謀略,更有胸襟和遠略。
“眾愛卿都起來吧,張大人,此案以結,接下來的事,朕就不過問了。”
“本王也有事,先行一步,不擾刑部辦公了。”
“皇上起駕。”楊喜忙跟上,皇上剛才這一手,把他也震住了,再看看,那些大臣,都沒緩過勁來。
尤其是賢王,愣愣站在大堂上,哎!皇上,壓根沒將他當成對手啊,反而是利用他,以立君威,這皇上,真是越來越琢磨不透了,有了帝王的鐵血手段。
“恭送皇上,錦王!”
兩人離開,再未看賢王一眼,任他攪動這一場風雲,全全然沒將他放入眼中,或許在他們看來,這種暗中蠅營狗苟的對手,本就不配為對手,所以,當不起他們過多的關注。
皇上,錦王,一唱一和,配合的天衣無縫,這一局,真是深入人心,他們的話,更是入耳,樊伯牙淺笑,起身退到一旁,她想要百姓有冤得訴、想要刑部有案能審。
他尚有十餘年的歲月,不妨,就許她想要的光明正大,也是快意人生,刑部,他入定了,誰讓,救命之日,無法以身相許,只好換個方式,曲中求直。
洛璃洵扶起洛老,感覺到爺爺的手有些緊,他明白,爺爺是以為大錦有此明君而激動,皇上,在為君之道上,越走越正了,而她,也將越走越穩了。
如今,誰還像當初一樣,拿錦王是女子來說是?這兩個人,強硬起來,真是有些不講道理,不過,這樣很好,阿璽,阿錦,他一定履行當初的若言,一路相伴,看他們走下去。
青天和芽兒,似乎有些明白,青錦讓他們去更先生學習的用以了,這為國為民,好像不管是舞刀弄槍,也不管是戰場上的排兵佈陣。
就拿這一次的案子來說,他們明明知道有這麼回事,卻未曾上心,未曾想過,這賢王,一旦得手,就等於奪了天下,這樣的戰場,比他們經歷的戰場,更為兇險萬分。
回去,是要好好學學了,不然真要被某人嫌棄了。
“來人,此案已結,將罪犯一併拿下,根據律法,一併處以死罪,暫關押天牢,秋後問斬。”張寒侗回過神,給這個案子,話了個句號。
看了退在一旁的樊伯牙一眼,此人,怕是過兩日,就有旨意到了,破格錄用,無需經歷恩科,很快便是同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