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章 示威

從高唐到趙國已經不遠了,從沛丘往西,渡過河水,趙國的都城邯鄲就近在眼前了。 趙肅侯就是死在這個地方的,沒錯,直到死的時候,趙肅侯還只是個侯,不是王! 在這個時期,諸侯死了那必須按照《周禮》中的規定進行祭祀。 具體到趙肅侯來說,他死後需要停柩待葬,因為他是諸侯,具有相當的社會地位,因此殯葬時間為五日而殯,五月而葬。 在祭祀時,諸侯可以使用大牢作為祭品。 就是豬牛羊各一頭! 殯和葬其實是兩個詞兒,具體點說: 殯指的是停柩待葬的過程,而葬則是將靈柩下葬的儀式。 趙肅侯的殯葬,自然依照諸侯之禮,嚴謹而莊重。 從高唐到趙國,景程、李威和淳于髡三人帶領的齊國使團,已近邯鄲。 那就是趙國的都城,近在眼前了。 景程望著那座城池,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他知道,此行不僅僅是為了弔唁一位逝去的諸侯,更是為了在這亂世之中,為齊國謀求一席之地。 當然他肯定也會趁這個機會為饒安謀求更大的發展! 趙肅侯生前雖未稱王,但其死後的葬禮卻絲毫不減諸侯之儀。按照《周禮》的規定,他的靈柩已經停柩五日,待到五月之後,便將舉行盛大的葬禮。 在此期間,趙國的官員和百姓,以及來自各國的使者,都將參與這場莊重的儀式。 景程等人抵達邯鄲時,正逢趙肅侯的殯葬之期。他們按照禮儀,步入了趙肅侯的靈堂。靈堂內,香菸繚繞,哀樂低迴,趙肅侯的靈柩安放在正中,四周擺放著諸侯專用的大牢祭品,豬牛羊各一頭,象徵著趙肅侯生前的尊貴地位。 景程上前,代表齊國獻上了禮品和祭文,表達了對趙肅侯的哀悼之情。 當此之時,其他的各國使者也都到了。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各國使者,心中暗自思量:“此次葬禮,不僅是對趙肅侯的最後告別,更是各國勢力角逐的戰場。我必須小心應對,不能讓齊國在這場暗戰中處於下風。” 隨著葬禮的進行,景程、李威和淳于髡三人在趙國的行動也愈發謹慎。他們不僅要表達對趙國的哀悼,更要在這場諸侯間的博弈中,為齊國爭取最大的利益。 而景程心中,更是早已有了一個具體的計劃。 當天晚上,景程與李威和淳于髡在趙國的驛館中密謀。 景程沉聲開口:“二位,趙國新喪,正是我們展示齊國軍事實力之時。同時,我有意謀求齊趙邊境的兩座城市,以鞏固我國邊防。” 李威眉頭一皺,問道:“景程大夫,趙國雖新喪,但畢竟國力尚存,我們如何能輕易取得城市?” 景程微微一笑,信心滿滿地回答:“李大夫,我已有計劃。 我們可以邀請趙國的將領和官員觀看我們的軍事演習,展示我軍的強大。 至於城市,我們可以提出以邊境安全為由,建議雙方交換邊境城市,以便於共同防禦外敵。” 淳于髡點頭讚許:“此計甚妙,但我們需要確保趙國願意接受我們的條件。 按照一般的情況,他們大概未必會接受啊……” 景程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三點。我這有一個他們不得不接受的理由! 饒安生產的兵器和日用品都是難得的精品,他們肯定拒絕不了,我正好以這個為誘餌讓他們答應我的條件。 這之後,饒安的產品就會大量傾銷至趙國,以此換取他們的鐵礦和煤礦。同時,我們可以吸納趙國的低廉勞動力,提升饒安乃至整個大齊的生產力。” 李威和淳于髡對視一眼,均看出對方眼中的贊同。淳于髡道:“景程大夫的計劃周詳,我們定當全力支援。” 數日後,景程邀請趙國的將領和官員至邊境觀看齊國軍隊的演習。 趙國之人欣然答應! 晨曦初照,邯鄲城外的原野上,齊國軍隊已經整裝待發。 鐵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戰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景程身著戎裝,站在高臺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整齊劃一的軍隊。他知道,今日的軍事演習不僅是對趙國官員的一次展示,更是對齊國軍隊實力的一次檢驗。 趙國的官員們早已被邀請至觀禮臺上,他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趙猛將軍眉頭緊鎖,心中暗想:“齊國此舉,意在展示其軍威,但也正是我等觀察齊國軍隊強弱的好機會……” 嗚嗚嗚…… 隨著一聲號角響起,演習正式開始。首先是步兵方陣的表演,士兵們踏著鼓點,步伐一致,如同一人。他們手持長矛,盾牌緊密相連,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趙國官員們見此,不由得面露驚訝之色,心中暗自讚歎:“齊國步兵之訓練,竟至如此境地!” 緊接著,騎兵隊伍如同狂風暴雨般席捲而來,馬蹄踏地,震天動地。他們或分或合,忽而排成一線,忽而散開成扇形,展現了騎兵的靈活性和衝擊力。 趙國大將趙猛的眼中閃過一絲震驚,他深知騎兵在戰場上的重要性,齊國騎兵的精湛騎術和默契配合,無疑讓他感到了壓力。 景程站在高臺上,目光